【廖學良紀念專文】兩段人生讓您人生有朝氣

兩段人生讓您人生有朝氣

近來政治民主,社會及經濟進步,人的壽命也普遍提高。在世界各地不少超過百歲的人瑞,也時有所聞。而我們的平均壽命也已達到世界已開發國家之列,真是可喜。

    記得台灣光復以前,不論男女,到了四十歲以後的中年人,都顯得老態龍鍾,不論是穿著打扮,或精神上的表現,都有令人日薄西山的感覺,恰似人生就是這麼短暫無意義。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需要將近二十年的養育﹝包括教育﹞過程,之後成家立業,才不過二十多年的工作與享受家庭生活,就要進入衰老期,甚至陷入病苦之境,這是多麼可憐,難道還談的上什麼人生的真諦,而認真去生涯規劃?

    今日時代已不同了,只要您懂得養生,人活到百歲不是夢想,至少八、九十歲是常而易見的事。因此,本人謹以「二段人生」之觀念,提供大家作規劃人生的參考。

    所謂二段人生,即將人生分成前後兩段。前段為從出生到五十歲止,其目標在於建立美好的家庭。此期前二十年為養育期,不管是否進入學校接受正統教育,反正都得接受跨進這進步社會的預備教育。其內容包括:生活習慣、語文、史地、數理、藝能、政經等等,而電腦一項,卻是將來人人都必備的技能,當然需要學習。後三十年為工作興家期,包括:工作、結婚、生子、教育子女,建立理想家庭為止。至於回饋社會,若行有餘力,當然多多益善,但是此期之一般宗旨為興家為主。

    後段為五十一歲到壽終止。其目標為:享受人生奉獻社會。其生活方式為:活到老,學到老,處處奉獻社會,享受精神上之樂趣。是故多參加才藝、體育、旅遊、社會服務等活動,以過著真正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

    如果您贊同本人以上淺見,那麼您的年齡計算方式也不一樣了。

1.前段的人(1-50歲):對自己年齡的說法可以加個「前」字如:「前49歲」,也可以不加如一般說:

  「49歲」。

2.後段的人(51-壽終):其說法只要減掉50加「後」即可。如51歲者說:「後一歲」。52歲者說:

  「後二歲」。本人現年73歲即說「後23歲」。餘可類推。

    也許有人會批評說不合常理,但本人在此要強調:人的年齡絕不是「老少」的代號,而「健康」才是真正「老少」的本質,試問一個七、八十歲又健康又能從事社會服務的人,比那不幸躺在病床上哀號的朋友,哪個年輕?我想答案不用說明吧!

    因此本人要向大家呼籲,只要您認同「兩段人生」的觀念,您就不受年齡的束縛,會根本無視年齡的代號。而且對人生兩個階段性使命的認識會更加明確,過著更有意義更有趣的生活,讓您變的更年輕,更有朝氣的人了。請大家不妨一試。

                                                           《新式樣智權開發有限公司前董事長廖學良生前文章》

發表於91.8.新智交流會刊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