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椅之腳」形型設色的演化過程剖析影響家具設計之要素群

從「椅之腳」形型設色的演化過程剖析影響家具設計之要素群

廖昭昌 1990/11

刊登於 明志工專主辦79年技術與教學研討會

 

    亙古以來,家具伴隨著人類文明而演化至今。具體地定義,它是為方便人類活動,擺設在室內或特定場所內,可移動的物品。從廣義的文化觀之,家具則是人類行、立、坐、臥的生活姿態與習慣的軌跡。不同文化、信仰、經濟力與生活型態的地區會孕育不同風格的家具。即使同一種風格的家具。即使同一種風格如哥德式或文藝復興式,在歐洲不同國家亦有明顯的造型差異。因此,影響家具的型(Form)與色(texture)之要素群,其涵蓋面並不侷限在傳統的設計因素:技術、人性和美學內,更廣及人類文明(含精神和物質)多層面的要素。本文探究坐具(seat)演化之史學資料,比較「椅之腳」的造型特徵,分析形與色演化之因果,藉此提供家具設計者對造型活動思維與反省之素材,並擴展設計鑑賞者之視野,使之從視覺美學的角度,擴張到文化美學的立場。

  

  1.前言

新產品開發的考慮因素並非僅在造形本身,必須兼顧功能、美學、公司政策、市場等很多因素之配合。【1

產品設計之展現,雖然是設計元素與設計文法所交織成形,前者如點、線、面、形狀、色彩和材質,後者則含秩序、統一、和諧、比例、律動、對比和平衡等,然而,以創造「能滿足人們精神與物質統諧之環境」為職志的工業設計師【2】,從事設計工作所應考慮的不應僅限於設計,宜擴張到行銷,進而關懷心理和哲理。【3

   

    產品設計的標的物中,家具是最早出現於人類生活的一項。從大處看,家具的發展與建築平行;從小處看,它的發展與材料加工技術同時;而從廣處看;它也與社會型態的演變及人類生活模式的進化同步。由於與人因工程、美學、材料、結構與機能等因素有著同等重要的關係,因此,深入各時代家具造型的研究,必能透見不同時代的面貌(Expression of the ages)。【4

 

    上古時代,人類放置身體的方法,除了直立和臥躺之外,大概有四:坐地、蹲距、跪坐和高坐。【5】足見人類從爬行進化到直立而行的過程中,最先想到的家具便是坐具。上述四種坐姿主要差別在於坐面高度之不同,亦即椅腳的有無與高低差異。Pile探究家具的歷史背景,認為有三種因素促成家具的發展:1.人們渴望運用發明物而藉生理上的調適,以增進舒適感;2.某些工具在較高的檯面優於在地面上;3.個人的社會地位、名望、經濟水平及品味等的表徵。【6】其中所指工作檯面之高度亦影響到「椅之腳」的高度。因此從「椅之腳」的發展史可以用來窺見影響家具設計的各類因素群。

 

    (Leg)與足(Foot)在坐椅設計上有不同的定義,根據中國國家標準,兩者均是家具分件的一部份,腳包含足,「椅之足」僅是「椅之腳」最接近地面的一端。(圖1)【7

 

   在傳統家具的風格中,若要分析比較其原創者的年代與地點,腳(Leg)提供了最明顯的特色。【8

 

2.中國傳統坐具

 

2.1.跪坐的文化系統

 

2.1.1.歷史因素

 

    中國傳統坐具經歷五千年漫長歲月,其間有無數的兵、火、水、旱等災變,遺留至今甚少,有關家具的歷史文獻亦不多見。八百年前,南宋大學者朱熹作《跪坐拜說》算是對坐姿最早的研究報告了。【9】蘇瑩輝研究殷商遺留至今的石雕人像,歸納殷人以坐式、蹲式及跪式居處。並就甲骨文字「女(  )、母(  )、妾(  )、命(  )、兄(  )、祝(  )、執(  )…」等加以分析,推論在正式場合如面對主人或鬼神、用膳、宴客及執行母職時均採跪坐。【10(2)

 

2.1.2.生活儀軌因素

 

    跪坐本是商朝貴族的起居法,由於習慣在祭祖、跪天即待客時進行,以禮治國的周朝便以此為禮教文化的基礎。【11】《禮記》、《周禮》、《儀禮》三書是秦漢以前的國民生活須知,所載之婚禮、喪禮、祭禮、朝覲及日常生活均跪席表現之。

 

2.1.3.機能表徵因素

 

    跪之坐具是無腳之「席」。《辭源》釋席:「坐臥所藉也。古人席地而坐,故稱坐為席」席有上下層之分,上層是座面稱席;下層用薄竹片編成,較粗,有防止地上濕氣功能【12】稱筵,《詩經‧大雅‧行葦》:「四筵設席」,筵鋪陳於席下,故有「椅之腳」機能之表徵。

 

2.1.4. 政治制度因素

 

    跪坐文化中,席(座面)的層數代表封建制度中之地位,如天子五層,諸侯三層,夫子二層【13】;跪坐倫理講究長幼有序,如長者必異席;坐位方向有禮節規範【14】;席之材料(莞、藻、次、蒲、熊)、色澤(灰邊、雜彩邊、白黑斧紋)均因人、因地、因時、因事而有不同的擺設。【15

 

2.1.5. 空間與人性因素

 

    席的尺寸早已標準化,此種坐具的長與寬形成宮室建築中的模組單元【16】。在席地而坐的文化系統中,所有室內器物及裝置品均配合坐面高度而有獨特的造形意向,如餐具()採高腳型設計,即考慮放置地面時必須配合人性因素(Human Factors),與跪坐之高度搭配。(3)

 

2.2. 坐臥兩用的床式椅

 

2.2.1. 以功能區隔與組合因素

 

    以有椅子之前是先有床炕。【17】《釋名》:「人所坐臥曰床」「長狹而卑曰榻,板獨坐曰秤,八尺曰床」,足見當時除了因應坐與臥之不同需要,已發展出秤與床兩種不同尺寸之家具外,更設計出兼具坐臥功能的「榻」。

 

2.2.2. 「椅之腳」的主要功能因素

 

    提供座高與支撐重量是「椅之腳」的主要功能。古書中有「元龍高臥」一語,,《詩經‧幽風‧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當時床已高出地面。商朝時,床之甲骨文寫坐,橫放地面上則形如,此該是床腳之功能表徵,也是最具歷史性的符號(symbol)了。【18

    現今遺留最早的床式椅是河南信陽長臺關出土的戰國漆木床。其長2.18公尺,寬1.39公尺,高僅0.19公尺,此高度並不適合垂足坐姿,主要在支撐重量,設有六支腳,成長方卷雲形。(4)19

 

2.2.3. 附加功能因素

    床榻雖也是坐具,惟跪坐或盤腿過久,必感不適,故增進舒適性便成為附加功能之設計動機。憑几與隱囊是創造附加價值之配件設計,憑几呈半圓弧狀下接三足,乃當扶手之用(5);隱囊即是靠枕,略呈鵝蛋形,具椅背的功能。(6)兩者不約而同地附加在床榻(床式椅)上,形成中國最早扶手椅(Armchair)之概念。

 

2.2.4. 文化風氣因素

    魏晉以後,經學衰微,道家思想興起,清談風氣助長了如竹林七賢般放蕩形骸、回歸自然的習氣,政治綱常丕變,統治者重才輕德【20】,文化風氣改變,迫使社會必須接納新的生活方式,垂足坐於床緣的較舒適坐姿必然改變床榻高度,故「椅之腳」變長,並作四腳柱及壺門狀分隔。(7)

 

2.3. 胡床(交床,交椅)

 

2.3.1. 外來文化因素

 

    袁曉著《家具設計》一書,以為如何有椅凳及何時有家具,是很難確定的。【21】學者考據歷史記載,認為椅凳的發展可追溯到漢武帝。【22】漢使張騫通西域可能傳入具希臘色彩的胡床。敦煌257窟的北魏畫像中有雙人連坐之胡床,早在二千多年前佛教文化的發祥地印度即曾受希臘文化的影響,因此,一般以為佛教東漸是西方坐椅傳入中國的主因。(8)

 

2.3.2. 政治領袖偏好因素

 

    歷史上,漢靈帝好穿胡服、坐胡床、吃胡餐,一切胡人文化如胡笛、胡舞流布甚廣。【23】反之,隋煬帝大忌胡人,乃至謂胡床為交床,胡瓜為黃瓜。【24

 

2.3.3. 機構與造形因素

 

    日本學者藤田豐八考據敦煌之石畫像與東魏石刻,以為當時之胡床以麻繩連綴之,可合可張,攜帶方便,【25

可佩於馬鞍上,掛於車轅、牆上或柱上。宋代將交床加上靠背和腳踏,則成為名符其實的交椅,而不再只是摺疊凳。

    宋以後發展出的交椅和胡床(交床)比較,機構與造形有明顯的改型(Redesign),主要有:1.機踏之設計;2.前腳向後延伸而上形成椅背(9)3.首創半圓弧狀靠背扶手,使椅背和扶手一體成形(10)4.附加首拖,考慮頭部俯仰的舒適性,成為太師椅的第一代造型(12)5.將藤編材料應用於繩床座面。

 

2.3.4. 宗教因素

 

    翁童文考據中國坐椅的起源,認為最早有坐處固定的椅子,是源於印度的繩床。【26】印度佛教視覺藝術的頂盛時期是發生在西元前一世紀以後的七八百年間,即盛行於今巴基斯坦西北部的見犍陀羅(Gandhara)

    犍陀羅藝術影響我國西北地區的藝術作品甚鉅,法國學者布爾薩認為我國佛教藝術受印度影響以雲崗石窟最明顯。【27】新疆尼雅出土的晉代遺物,應是古代西域來華的佛教僧人所坐的繩椅型態。

    12與圖13相比,可見中國早期來自西域的繩椅,其風格顯然受印度佛教藝術的感染。

 

2.5. 椅子

 

2.5.1. 形態分析

 

    依照Allen的形態分析法(Mophological Analysis)對於構想的管理與展開,可以藉由現存構想型式(Form)和結構(Structure)分析,找出與問題有關之獨立變數,然後試圖演化各構面的可能因子(Components),分析其形態而得之。【28】若將中國傳統「椅之腳」分類,將可分成立柱與交柱兩大類,然後將現存的型式依附在此一分析法,則可得知如圖14之系統圖。

 

 

2.5.2. 地理氣候因素

 

    宋徽宗宣和七年(西元1125),金滅遼,寇宋,兩年後北宋亡,南宋繼興,文化中心南移,為適應南方潮濕的地理氣候,家具造形乃因應防潮的需要有不同的設計,如為減少與地面接觸之面積,壺門狀椅座改成立柱型椅腳,又如將箱型家具加設小扥腳,且發展出馬蹄型之「椅之腳」。(15)(16)

 

2.5.3. 建築結構因素

    《古今圖書集成,校工典木工部》以為木工之藝有大小之分。如營建宮室屬大木工,一般如舟車等屬細木工。【29】而西方學者Ecke認為中國坐椅是大木工所作故,乃斷定建築結構之技法必影響家具設計之風貌。【30

     15壺門狀椅座與圖17佛塔、圖18殿階基相比,可知「椅之腳」造形建築型式的影響。

 

2.5.4. 舒適性與方便性需求因素

 

    歷史學者對明代坐椅繪測尺寸,發現與現代椅子幾乎完全一樣,非常注意使用功能,而確定各種關鍵性尺寸時,均以人體尺寸為依據。【31

    宋以後「椅之腳」之間的連桿(  )逐漸南下,方便腳部休息。(19)(20)

 

3. 西方傳統坐具

 

3.1. 古代文化

 

3.1.1. 社會地位表徵因素

 

    古代埃及人( 3100 B.C. – 1090 B.C )只有貴族才使用精美的坐具,一般人只配擁有三腳凳(Three-leged stool),希臘人(1100 B.C. – A.D. 400)亦然,希臘與羅馬人的王座(Thrones)的腳部蘊含著豐富的裝飾藝術(21),坐具在古早的生活形態中是使用者社會或政治地位的表徵。【32

   

3.1.2. 擬動物化因素

 

人類經歷「人與獸鬥」而「人與天鬥」而「人與人鬥」

,從與動物相戰而相處的過程中,獅的威猛、牛的奮鬥、馬的飛快,牠們的腳力勝過「人之腳」,於人印象深刻,自然地借用動物的造形為裝飾的主題。最早是用縮小的動物全身置於「椅之腳」前,如圖21,漸漸地轉用動物的腳作為「椅之腳」,如圖22

 

3.2. 文藝復興時期(1300-1600)

 

3.2.1.統治者崇外因素

 

    法國法蘭克一世( Francis I )為興建楓丹白露宮

(Fontainebleau),於1527年延聘很多義大利先進的藝術家,除了受到義大利文化影響外,同時也附帶地引進了西班牙的鑲嵌,還有德國與法蘭德斯人的裝飾細工,這些帶給了法國家具設計新的生命力。【33

   

3.2.2. X-型結構衍生之形態因素

 

    最早的X-型腳(如我國傳統之交柱型腳)是羅馬人的Curule,後來 X-型結構分別就前方、側方和下方發展出三類變型。(232425)

 

3.2.3.曲與直相倚相伏之因素

 

    立柱型的「椅之腳」因是從四腳獸得到靈感,造形上有時成貓腿、獅爪、鴨腳、馬蹄…. 經過演化,時而趨之曲,時而趨之直,彷彿是流行的趨勢所致,而且曲而直,由曲復直,曲直之間相互輪替。(26)

 

3.2.4. 繁與簡相倚相伏之因素

 

    由於十七世紀以來,歐洲各國王深信家具風格代表其王室的榮耀,便一一投入創造新風格的行列,其中以法國的凡爾賽宮內的家具為最,惟政治上時盛時衰,便導致坐具風格時繁時簡。以法國為例,路易十四宮廷的豪華便接著攝政期(Regence)相間小築(Town Houses)的自然;拿破崙帝制風格的富麗便接著復原風格(Restoration Style)的實用。【35

 

3.2.5. 技術密集因素

 

    法蘭西一世( Francis I Style )的產生歸因於楓丹白露宮中聚集義大利一流的藝術家和家具製作家;夾板(Veneer)技術的突破和純銀製家具的產生必須歸功於路易十四延攬優秀工匠在巴黎近郊的工作室內從事新民族風格的創作;十七十八世紀,富有的義大利人建造不少宮殿,這種大工程動員密集的技術人才,創造了家具設計史上的黃金時代。

 

4. 結論

 

4.1 設計調查中環境的定義應于擴大

 

    如果從一件個別產品的誕生與接受使用的循環過程觀之,如圖27,【36】設計調查所需要考慮的人環統諧的問題中,無疑地經濟環境是重大因素,然而透過對整個產品演化的過程,影響造形的因素則至少包括文化環境、政治環境和技術環境。如圖28,【37】設計調查不應僅限於市場調查(不明白文化背景的市調極易誤中仿冒的催眠術的陷阱)設計策略的形成,不只建立在對技術、市場、造形know-how的掌握上,更要體認該產品在生活文化上的意義(know why)

 

4.2 探究產品設計的演化因果可以還原歷史文化的原貌

 

    歷史學家透過「考史」與「修史」了解人類生活進化的軌跡,而產品之形型設色應是寶貴的史料。生活文化固然孕育了造形創作的環境,提供產品孕育的養分,而產品的功效也豐富當時的生活文化,因此,工業設計的發展歷程,不獨連續性的呈現產品的視覺與觸覺語言,更提供歷史還原的軌道,讓世人透過它一窺前人生活的本來面貌,

職是之故,工業設計應該且必然可以扮演文化的承先啟後者。

 

參考文獻

 

1. 邊守仁,產品外觀模型之評價模式研究,大同學報,Vol . XI, p.230

2】曾坤明,工業設計的基礎,六合,民68p.111-114

3】佘日新,設計的解象,產品設計與包裝雜誌,Vol.34.   p.31

4Liao, Chao Chang The Study of Furniture Design–with the Project of Chair Design for ID-70 Designhouse, Raleign,N,C,S,U., 碩士論, 1987, p.6

5】崔詠雪,中國家具史:坐具篇,明文,民75p.13

6Pile,John F.,Modern Furniture,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79, p26

7】中國國家標準,家具詞彙/分件詞彙CNS11673-2/ S1198-1, p.1

8Aronson, Joseph, The Encyclopedia of furniture, Crown New York , 3 rd Edition, 1965, pp.283-284

9】崔詠雪,同前,引《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68,雜著跪坐拜說,《朱子大全》,p.2

10】蘇瑩輝,從文字圖象談古人的跪坐姿態,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第13卷抽印本,p.16,引孫海波,甲骨文編,拓印本,中文出版社,1934

11】《論語,憲問第十四》孔子見「原攘夷俟」,責其無禮,朱熹《四書集註》:「夷,蹲距也」(文津,民74p.367)

12】林已奈天,漢代之文物,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p.203

13】十三經注疏,《禮記‧禮器》卷23. 中文,p.3097

14】同上,《禮記‧曲禮》卷2,中文,p.2680

15】崔詠雪,同前,引《書經》、《周禮》、《禮記》, p27-29

16】周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明文,p.39,引《周禮‧冬官考公》卷20,中文,p.1671

17】李薦宏,椅子工學與設計,六合,民69p.2

18中國文明史話,木鐸,民72 p.351

19】崔詠雪,同前,p.53

20】崔詠雪,同前,p.76,引曹操《曹操集‧賢勿拘品行》

21】袁曉,家具設計,大中國,民77p.29

22】李薦宏,同前,p.1

23】《後漢書‧五行志》,鼎文,p.3272

24】文物月刊,1982,第10號,p.84,引《貞觀政要》卷6

25】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商務,p.287(參見藤田豐八,胡床考,何健民譯,中國南海古代交通叢書,商務)

26】翁同文,中國座椅起源與絲路交通,歷史博物館刊,民70

27】張曼濤,佛教藝術論集,二十,大乘文化,p.29

28Allen,Myron S., Mophological Creativity: the Miracle of Your Hidden Brain Power, Prentice Hall Inc., 1962

29】《古今圖書集成‧校工典木工部》,鼎文,p.71

30Ecke, Chinese Domestic Furniture,Peking,1962, p.10

31】崔詠雪,同前,p.170,引《文物月刊》第3號,1981p.87

32Liao, Chao Chang,同前,p.12

33Boger, Louise Ade, French Furniture, B.T. Batsford, London, 1913

34Cescinsky, Herbwrt, English furniture from Gothic to Sheraton, Bonanza Book, NewYork, 1929

35Oates, Phyllis Bennett, The Story of Western Furniture, Harper & Raw, New York , 1981

36】黃世輝,工業設計的文化因素之基礎研究,機械工業75期,p.158

37】廖昭昌,設計企劃中系統分析與創意工學相互為用說,機械工業75期,p.143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