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二十一世紀設計人的省思
廖昭昌2001/01
刊登於新知交流月刊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區小企業交流會參考資料
21世紀初,TOYOTA汽車對外發表,要改變以往努力提昇產景的模式,將年產量從400萬台降低為300萬台,將剩餘的力量用來創造能使老人及女性員工更舒適的工作環境。
以往「量化」導向在21世紀會走向「質化」導向。日本名古屋國際設計中心執行長木村一男說,21世紀的設計主流價值,將建立在「知性價值」、「附加價值」和「文化價值」上。末學以為「文化價值」將會是邁向知識經濟,設計師最大的創作空間。
從工業時代轉型到資訊時代,設計師從產銷的尖兵到資訊的整合者,設計的定位更開闊、更廣泛,木村先生今年5月來台的演講提到設計動向,指出五大新方向,其中末學以為具有「社會意識的設計」最令人感動。亦即設計人必須先成為社會的關懷者,成為社會環境的經理人,才能展現企業文化中設計之「道」。
近幾年來經濟部商業司大力推動形象商圈,原本意在結合當地人文、特產及景觀等特色,導入現代化企業經營理念,藉由商業基礎建設的改進,並凝聚商圈合作意識,強化商圈競爭力,塑造具有形象特色的現代化商圈。而所謂人文、特產及景觀等特色背後,本出於社區整體共存共榮的文化意識,因此視覺形象的展現,其所謂的統合語言必先經過人文的沉澱,由居民互動經歷時問洗滌而生。不料,如今大部分所見的商圈變成「店招的統一」,如此膚淺的工作,設計師不投入社會有機性互動與關懷人文,如何能凝聚社區理念共識,又,如果是追求統一,而忽略後現代社會精神層面的多元性與批判性,如何能建立具有時代意義的形象。
展望21世紀,末學以為設計人應有的倫理責任:
『回歸精神思考的價值』
『堅持專業人文與傳統』
『源自社會意識的創新力量』
將是我們的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