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向」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
所謂「迴向」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
而將之「迴」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
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眾生修諸功德,而仍然沒有功德,就是病在不知迴向。
因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氣,就是不論做了一切什麼善事,
往往想將功德占為己有,而不願與別人分享,以為如果迴向出去,
功德即非我所有,殊不知:「以一炬之火,數百人各以炬來取,此炬如故,
福亦如之」,我們將火炬的光明給別人,不但火炬之亮度無減,
反而更增加世間的光明,因此凡夫這種歸功於己的自私觀念,
完全是與佛法不相應
的!
依佛法而言,「迴向」可分為三種:
1.回「自」向「他」: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
回施其「他」法界一切眾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並非只屬於自己所有,
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
同時學習菩薩念念「利益眾生」的偉大精神。
2.回「事」向「理」: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
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理」體。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
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
一旦回向到法界理體中,並且真正做到「三輪體空」,
即「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
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
3.回「因」向「果」:即將「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
回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
「諸惡莫作是因,歲歲平安是果」及「眾善奉行是因,萬事如意是果」,
是世間因果。
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勝無比的果報。
常見的回向文有:
1.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果
2.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3.
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4.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5.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6.
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7.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讀誦受持者,消業增福慧,
現眷得安樂,先亡得超昇,
風雨常調順,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同證無上道
8.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讀誦受持者,消業增福慧,
現眷得安樂,先亡得超昇,
風雨常調順,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同證無上道
9.
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
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臺安我足,
一剎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
蓮華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
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
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
10.
願我臨命終時,能預知時至,
身無病苦,心不貪戀,
意不顛倒,如入禪定,
諸佛及聖眾,手持金剛臺,來迎接我,
於一念頃,即上品上生西方極樂世界,華開見佛悟無生,即聞佛乘,
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11.
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某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我及眾生,曠劫以來,迷本淨心,縱貪瞋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 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至於臨欲終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祥,如入禪定。 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此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