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量變有時真的會造成質變。
在中國如果你是百萬中取一的菁英,你至少有一千三百個勢均力敵的競爭者,在印度,你則會有一千一百個競爭者。在中國智商排名前四分之ㄧ的人,比北美洲的總人口還要多。在印度這則是28%的人數。對 全世界 老師的意義:他們優秀的學生,比我們所有的學生還要多。
你知道嗎,全世界最多人說英語的國家,不久之後將會變成中國。
如果今天的美國,把每一個工作都外包到中國去,中國還是會有勞工過剩的問題。
我們播放這個影片的同時,美國會有60個嬰兒誕生,中國會有244個嬰兒呱呱墜地,印度則有351個嬰兒出生。
美國勞工部估計,現在的學生未來換第14個工作時,大約38歲。根據美國勞工部的調查,四分之ㄧ的工作者,在目前的單位工作不超過一年,二分之ㄧ的工作者,在目前的單位工作不超過五年。
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ay認為: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工作,2004年根本不存在,我門必須教導現在的學生,畢業後投入目前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還未發明的科技,解決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問題。
猜猜看這是哪個國家….?全世界最富有、軍力最強大、世界商業金融中心、最好的教育系統、世界的創意與發明中心、貨幣是世界的標準金融規範、最高的生活水準,是美國嗎?不,在西元1900年是英國(不到50年這個頭銜已經更替)。
你知道嗎?以網際網路覆蓋率來說,美國是全世界第20名,盧森堡剛超過美國。
任天堂在2002年就投資一億四千萬美金進行研發,美國聯邦政府花在教育研發上的經費,還不到一半。
美國2006年結婚的新人中,有八分之ㄧ是在網路上認識的。交友網站MySpace再2006年9月時,有一億六千萬個註冊使用者。如果MySpace是個國家,那麼它將是全世界第十一大的國家 (介於日本和墨西哥之間)。MySpace的每個網頁平均一天被點閱30次。
你知道嗎?我門生在一個十倍數爆炸成長的時代,每個月Google必須處理27億次搜尋,在「B.G..」(Google誕生前)的年代,人們到底向誰問這些問題?
我們每天傳輸的手機簡訊數量,已經超越了全世界人口總數。今天,英文字彙數量大約超過五十四萬個,是莎士比亞誕生時的五倍。
3000本?這是美國一天出版的新書數量。根據估計《紐約時報》一周所包含的資訊量,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多。根據估計今年全世界會製造出1.5*1018byte的全新資訊。這大約比人類在過去五千年所製造車來的資訊還要多。
新的科技知識,大約每兩年會成長一倍。對正要讀大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前兩所學的知識,在三年級就過時了。根據估計,這些資訊在2010年時,每72小時就會增加一倍。
NEC和Alcatel不久前剛剛測試成功第三代光纖,這些光纖每一條每秒傳輸量是10兆位元,也就是說每秒傳輸1900張光碟,一億五千萬通電話。這個傳輸容量,目前每六個月就成長為三倍,估計未來的二十年會以同樣的速度持續成長。這些光纖都已經鋪設好了,提升速度只需要修改端點間的轉接器。換句話說,成本接近於零。
未來的電子紙將會比真的紙還要便宜。2006年全世界賣出四千七百萬台筆記型電腦,「一百美金電腦計畫」準備每年製造五千萬到一億台筆記型電腦給低度開發國家的孩子們使用。
科學家們預測2013年建造的超級電腦運算能力將會超過人類大腦的運算能力。到了2023年現在的小學一年級學生正好23歲,當他們準備投入職場時,哪時售價一千美元的電腦就可以超越人腦的運算能力。雖然超過十五年以上的科技發展很難精確推估,,科學家認為,西元2049年售價一千美元電腦的運算能力,就會超越全人類大腦的運算能力。
這代表了什麼?轉變正在發生。
既然你已經知道了,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