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硬碟發展史
一切從磁鼓、磁頭緣起
先來回顧一下,早期的磁錄裝置。圖1拍攝於1950年,讀/寫頭位置靠近旋轉中的磁性物質,即使電源中斷,磁性物質產生的磁極仍能繼續保存資料。雖然今日硬碟與圖中外型已大相逕庭,但運作原理仍屬相同。
圖中右半邊的圓柱體,是在表面塗上磁性物質的磁鼓。磁鼓由堅硬的外殼保護,而外殼則連接許多纜線。圖1為外殼蓋子打開的狀態。這些纜線連接至讀/寫頭,換句話說,每個磁軌都有其專用讀/寫頭;不同於當今硬碟的是,其讀/寫臂無法移動。因此,有多少磁軌,就須連接多少讀/寫頭。雖然讀/寫頭之間的空隙未用於記錄資料,而顯得浪費,但由於不須控制讀/寫頭位置,而讓整個運作機制更簡化。圖中左方的黑色區塊為馬達。
圖1:具有磁鼓和許多讀/寫頭的磁錄裝置,許多讀/寫頭連接於磁鼓上,磁鼓容量為16 KB。(略)
當時,若要以此技術來增加儲存容量,即須加長磁鼓和增加讀/寫頭,或增加磁鼓半徑以擴大周長。圖2為不同尺寸的設備。圖中左後方的機器與圖1的磁鼓裝置相同。圖片前方為最小的磁鼓,但其外型仍大於1瓶2公升的瓶子。我們雖無從得知其重量,但能推測單以1人的力量應無法移動最右邊的大機器。本圖中,機器底部像吸收器的部份具抗震功能。此裝置在巨大馬達驅動笨重的磁鼓時,避免震動影響到機器以外的地方。
圖2:磁鼓型磁錄裝置。 磁鼓大小顯示所含容量,當時有各式容量的磁鼓。(略)
從磁鼓到磁碟
第1台硬碟誕生於1956年:IBM 305 RAMAC (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是世界首台外接儲存裝置!此機器名字的前3個字母(RAM)和當今半導體記憶體術語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相同。也就是說,使用者可在儲存裝置隨意讀取或寫入資料。相較之下,當時的其它儲存裝置只能以紙張、磁帶或打孔卡,循序存取資料。
兩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這台硬碟的隨機存取技術。這也許是其命名由來之一吧!此外,此硬碟名字的”會計與管理(Accounting and Control)”表示其設計宗旨為協助大企業的會計處理作業。
雖然磁錄機制的原理並無差異,但其磁鼓被更換為24吋磁碟。此硬碟共包含50片磁碟,且透過單一馬達來驅動旋轉。此為今日多碟片硬碟機的原始形式。
此硬碟只使用1對讀/寫頭,以1個裝置驅動其上/下移動,來存取碟片。50片磁碟的總容量為5MB,相當於4片軟碟的容量(此種軟碟片現今已絕跡了)。根據型錄記載,該磁碟轉速為1,200rpm,每1吋含20個磁軌,而讀/寫頭到磁碟間距為800微吋(micro inches)。
有趣的是,這些硬碟機並非完全密封,而不像現代硬碟機採完全密封設計,並使用過濾器來防止硬碟在循環外部氣流時,吸入灰塵及其它外界物質。然而,與現代硬碟相同的是,這些硬碟也運用氣壓來使讀/寫頭懸浮於磁碟上方,只不過當時讓讀/寫頭懸浮的方式,是從讀/寫頭對著磁碟發送高壓氣體。這個原理就像火箭透過噴射氣體來升空。
圖說(略):IBM 305 RAMAC內建的磁錄裝置。已具5MB容量的55片24吋磁碟來取代磁鼓, 此產品於1956年秋天推出。
回到1956年
1956年,IBM 305 RAMAC開創硬碟歷史新頁。就從此時開始,人們不斷研發技術,為大型電腦擴充外接儲存裝置容量,及縮小硬碟尺寸。80年代後半段,個人及商用電腦開始搭載小型硬碟。而後,業者仍持續針對執行基本運算的中央處理器,所用外接儲存裝置來研發硬碟。
上述IBM 305 RAMAC硬碟,為1960年加州冬季奧運會採用。當時IBM 305 RAMAC內建的磁錄裝置已有許多改良,如增加1個雙臂磁頭臂,且容量加倍。在60年代初期,人們仍在使用這個巨大、直立的長型機器。
60年代後半段,具可拆式磁碟媒體的硬碟問市。圖4中的磁碟組包含4 至 6片直徑14吋的磁碟,固定在馬達轉軸上。拆卸下來的磁碟被存放於專用的半透明塑膠盒容器,像是展示蛋糕用的透明玻璃容器。以此方式拆卸磁碟,讓使用者得以擴充其儲存容量,此為1項重大的技術發展。然而,這種互換性可能引起許多問題,有的產品系列甚至提供訓練課程,教育使用者在更換媒體發生問題時,如何透過示波器來調整每1個讀/寫頭。
此時的硬碟容量約200~400MB。儲存容量隨著每一代磁碟組的發展而遞增。隨著磁錄密度改良,所堆疊的磁碟數量亦增加。據說,12片磁碟相疊的重量相當驚人。
我們用伺服電動機(servo technology)技術來進行讀/寫頭定位,且僅在相疊磁碟的特定表面上記錄伺服資訊。伺服資訊不會在磁碟表面寫入使用者資料,而是不斷被讀取來定位讀/寫頭。讀/寫頭位置一旦確定,即開始進行資料讀寫,並可同時決定磁柱上其它讀/寫頭的位置。這項技術稱為專屬伺服方法(dedicated servo method)。當然,現代的硬碟已不再採用這種缺乏效率的作法。
圖4(略):具有可拆式磁碟媒體的磁錄裝置,於60年代下半段推出。,這種可拆式磁碟稱為”磁碟組”。
透析硬碟尺寸微縮化發展關鍵
讀取頭技術大躍進
回顧硬碟在50年來的發展,會發現讀取頭技術的轉變相當有趣。相信讀者都聽過佛萊銘(Fleming)右手定則:「在運轉的磁鐵旁放置線圈,就會產生電壓。」當時,讀取頭技術,就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研發。關鍵就在,該如何做出1小線圈?1980年,出現1革命性發展:以薄膜成型技術研發讀/寫頭,取代過去纏繞電線製造線圈的老方法,這項新技術大幅縮小讀/寫頭尺寸,且具備足夠的輸出電壓,更使儲存容量加倍。
在80年代,日本開始廣泛地將電腦應用於銀行業及執行其它核心作業,如在大學入學考試採電腦卡片作答。這些外部磁錄裝置採薄膜讀/寫頭技術,用於中央處理器(尺寸相當於大型美國雙門電冰箱)。我們從雜誌和電視上看過公司電腦室的模樣,其地板上擺滿數百台大型磁錄裝置。此時,單一台大型磁錄裝置,總算也有Gigabyte等級容量。
當硬碟遇見PC
80年代後期,開始有中小企業辦公室電腦及高效能工作站採用硬碟。碟片尺寸不斷縮小,從14吋到9吋、8吋甚至5.25吋。5.25吋碟片問世後,硬碟開始取代磁帶與軟碟機。
希捷於1980年推出ST-506業界第1台5.25吋硬碟,當時此款硬碟具備5MB儲存容量。ST-506這個名稱之後,成為將硬碟機連接至PC的介面標準。使用ST-506介面須透過1個控制器來控制硬碟,控制器選擇讀/寫頭,傳送脈衝訊號,以顯示磁軌,讓讀/寫頭執行搜尋作業,而主機控制器會對“搜尋完成”訊號進行確認。隨著此種技術的研發,業界開始將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用於讀/寫頭定位機制;換句話說,馬達轉軸隨著脈衝訊號移動,並執行磁軌搜尋程序。以今日的標準而言,此裝置的運作相當遲鈍,但由於其讀/寫大幅超越軟碟機,並具備較大容量,進而逐漸獲得用戶廣泛採納。
而後出現較先進的ST-412及ESDI(加強版小型週邊介面)…等介面標準。然而,即使到此階段,仍需格外關注硬碟機內部結構與組態,確切掌握硬碟運作,才能充分運用硬碟。硬碟機組態已大幅簡化,必要的控制作業則由外部控制器操作。此時正是PC採用硬碟的初期階段。資深工程師們也許曾在秋葉原二手店找到ST-506或ESDI硬碟,並將其連接至日本熱門的“國民電腦”(NEC PC-9801)上頭。
此時,3家公司共同建立1項新的介面標準:IDE(整合驅動電子介面)介面。此3家公司為硬碟製造商CDC (現為希捷)、Western Digital (當時專門研發控制硬碟機的外部控制IC)、和PC製造商康博(現為Hewlett Packard)。
現今ATA介面即以此IDE標準為基礎。此介面發送指令至硬碟,並隱藏硬碟所有控制作業。換句話說,IDE將外部控制電路(ST-506介面的時代所使用)整合至硬碟本身,並設定標準指令及回應模式。此介面釐清硬碟和主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建立1個讓硬碟和介面卡製造商皆可參與的基礎平台。但由於此標準仍未趨穩固,而產生許多關於裝置連接性及相容性問題。
為解決此問題,1994年訂定AT傳輸介面(ATA)標準。訂定此標準後,即衍生出後續版本,如目前正著手研發的ATA-8標準。
圖說(略):硬碟尺寸縮小,使其獲辦公室電腦及高效能工作站大幅採用,並開始受PC業界青睞。
硬碟製造商的族譜
50年前,IBM製造第1台硬碟機,在這50年間,也有許多硬碟製造商產生和消失。當年,日立(Hitachi)購併IBM硬碟事業,及希捷購併Maxtor的新聞,令人記憶猶新。創立希捷科技的Alan Shugart,過去曾在IBM參與IBM 305 RAMAC研發,Western Digital原是1家半導體公司,專門研發硬碟的控制IC。
容量大,還要更大
在90年代,3.5吋及2.5吋硬碟發展神速,成為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的主要儲存媒介,在此同時,廠商開始生產大容量PC,人們再次將焦點放在讀取頭技術,欲藉此大幅提升硬碟容量,而研發出磁阻磁頭(magnetic-resistive;MR)。新的磁頭透過讀取頭,將磁場變化轉為電阻的功能,產生更清晰且強大的訊號,遠勝過傳統薄膜線圈電磁感應技術效果。
欲達到此種磁阻效應,讀/寫頭結構必須非常薄。此元素製造過程和半導體製程相似,由於硬碟對於靜電、高壓、高溫及濕度相當敏感,而需針對其配件作完整檢修,若要實現這項新技術,即須針對其支援程序調整,包括採取特殊措施預防靜電,如教育組裝人員靜電的相關知識、穿戴防靜電工作鞋、使用空氣中帶有離子的空調無塵室…等。硬碟製造商陸續開始將MR磁頭建置於容量高達1GB的3.5吋硬碟。
為增加磁錄密度,實現更大容量,人們開始研發具更高靈敏度的讀取頭,即為巨磁阻(Giant Magneto Resistive;GMR)讀/寫頭。研發者變更MR磁頭材料組成,並改良其堆疊架構,成功製造出“巨磁阻效應”,獲得更高的輸出。
今日,技術發展腳步不斷前進,研發出採量子力學穿隧效應的穿隧磁阻(Tunnel Magneto Resistive;TMR)磁頭。TMR磁頭結構類似MR和GMR磁頭,且結合了新概念。舉例而言,其感應電流通過堆疊的碟片流動。
硬碟的寫入頭技術,在50年來並未有顯著發展。電流通過線圈產生磁場,而將此磁場通過磁性物質,即可產生磁化作用。線圈製程不斷進化,至今已製造出非常小的線圈;然而,經過50年,電磁的基本機制,卻絲毫沒有任何改變。
不過,磁性物質的磁化技術已在數年前出現重大進展,垂直錄寫技術(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PMR)將結構化的機制整合至磁性物質和磁碟媒體中,讓寫入頭就像是磁碟媒體的一部分。此外,為實現PMR技術,寫入頭結構亦有了一些改良,PMR採用傳統GMR和TMR磁頭,且沒有改變電磁線圈。
硬碟尺寸再縮小
我們從50年代的巨大磁錄裝置,回顧到至今3.5吋及2.5吋硬碟的發展。其中不變的研發方向,就是提高容量和縮小尺寸,既然如此,我們是否還能研發出更高容量且更小尺寸的硬碟?無庸置疑的是,硬碟的容量將不斷增加。儲存容量增加,隨之發展出許多新應用。磁錄密度越高,容量亦隨之增加;因此,現有技術已可在不影響容量情況下縮小尺寸,換句話說,硬碟尺寸將更趨於迷你。
構型(form factor)指固定的尺寸,如3.5吋和2.5吋硬碟,硬碟製造商正積極開發更小的硬碟,如1.8吋、1吋甚至0.85吋,以上規格可說是如今硬碟尺寸的極限了,原只有3.5吋規格的高效能10,000轉和15,000轉企業硬碟,現已可應用於2.5吋規格中。硬碟尺寸的縮小,可協助減少功耗及所佔空間。
未來,硬碟將不斷朝著更大容量、更低功耗及更小體積來發展。
硬碟尺寸目前已可做到如硬幣般小巧。(略)
硬碟外觀構型,不斷挑戰物理極限,體積愈來愈小。(略)
圖說(略):硬碟。
全球硬碟儲存媒體市場現況與趨勢
在Dataquest針對硬碟儲存媒體各個分項產品的趨勢預估下(如圖一所示),DAS的產值預測是下滑,從2001年到2005年的CAGR為-10.8﹪,2001年的產值為18,739百萬美元,2005年的產值將降為11,857<span style="FONT-SIZE: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