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昭昌日記–輔導光復鄉馬太鞍部落文化產業觀光的心情

馬太鞍座落在花蓮縣中央位置,地處花蓮溪與馬太鞍溪的沖積平原,拉馬錫山山腳下地形則屬於低窪沼澤帶,各類水生作物、傳統作物、野生動植物等種類豐富。再加上近來蓮在等水生作物栽培的推廣,以及花蓮縣光復鄉公積極推出自然生態步道、自行車生態步道之推動,使得馬太鞍成為花蓮縣觀光旅遊自然生態教學的示範地區。

 

  根據史料記載,馬太鞍社區是阿美族聚集人口最多的一個部落,因此,馬太鞍(FATAAN)名稱的由來係與阿美族有密切的關係。「FATAAN」是阿美族稱呼一種樹豆的名稱,相傳這種樹豆吃了會身強體壯,因此,老人家都將其當成吉祥物般隨身攜帶,到處播種,而馬太鞍這一帶則以「長滿樹豆的地方」而得名。

  馬太鞍社區民風純樸,保有阿美族的溫和性格與節慶風俗,產業方面種植蓮花濟作物,並有多達數家的個人木雕工作室,將以上特點結合起來,藉由當地的節慶、觀光季、各類活動的宣傳舉辦,呈現具有濃厚阿美族氣息的產業色彩,塑造出屬於馬太鞍獨特的形象。因此,不論地理位置、族群凝聚、觀光景點、地方單位重視等因素,均有利於展當地成為花蓮縣光復鄉優良形象商圈。

在輔導期間,馬太鞍地區民眾對於地方建設與社區發展,皆能給予高度的支持與配合;當地的學位、社團、農會、文史工作室等單位,終年致力馬太鞍社區形象的改造,內部自身的民族特性、傳統風俗、文化、技藝等做起,致力文化傳承與改造新形象,花費相當多的心力。而地方組織的團結與居民共同創造城鄉新風的信念,其精神可佩。

 

 整體而言,馬太鞍部落是全台阿美族部落中最大社區部落,而且在所有原住民部落中屬於具有發展潛力社區部落,當地有優美的景色、豐富的自然生態及最具潛力的文化產業,再加上當地民眾向心力與凝聚力強,因此在推行社區產業輔導時,均能獲得社區協會和居民的支持與參與,使推展各項活動均能獲致很好的成果。

  

在輔導計畫執行過程中,唯一的困難點是當地阿美民族比較樂天知足,且對於新的人事物比較容易生怯,在任何活動的推動比較謹慎,因此,在實行各項活動時需要更多的耐心與熱誠,但就整體而言,每一位馬鞍社區的居民都有為這個部落付出與貢獻的心。

  在這次馬太鞍部落豐年祭活動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全體馬太鞍部落居民的團結向心力與凝聚力,全族的族人無論男女它幼不分彼此,個個為此一活動盡心盡力,貢獻一已之力,讓此一活動能夠完美演出,表現出部落居民團結一致、共同創造城鄉新風貌的信念,讓人留下極為深刻印象。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