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支持性」就業服務資源,僱用身心障礙員工

 

 【推薦好文章】

  由於工作關係,常有機會到職場瞭解身心障礙者工作情形。最近陪同一位資深的就業服務員與一位手語翻譯員到一家全國知名的百貨公司,探望一位聽障員工。就業服務員曾得意的告訴我,能協助這位以往就業穩定度很低的聽障者進入職場四個月,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儘管每週需至職場輔導一次。

  不料一到現場,我們馬上被告知,那位聽障員工兩天後即將離職。聽障員工心急的以手語重覆表達,與另一位員工發生衝突時感受到的驚嚇,現場主管則強調目睹當時發生的狀況,並依公司規範處理,但是聽障員工不服而提辭呈,公司方面也毫不猶豫就同意了,並已找到非身心障礙的遞補人選。

  顯然聽障員工和其他員工及現場主管的認知是有落差的,就業服務員很誠懇的用盡各種方法說明聽障者的特質和狀況,也「同理」設想公司的立場。兩個小時的溝通後,事情有了轉緩的空間,聽障員工感受到這麼多人關心、正視他及他的工作,並表示會好好珍惜現有工作;雇方也改口,願意退回工作技能不錯的聽障員工之辭呈,再給他一次機會。

  結束與主管的會談,我們陪著聽障員工回到餐廳後場,十幾位其他員工一擁而上,團團圍住就業服務員,他們不太相信有這樣的結果。就業服務員換了另外一種溝通的語言,給了機會教育,讓其他員工更瞭解聽障者。

  訪問的行程結束,就業服務員鬆了一口氣,因為當天若無就業服務員的即時介入,聽障員工難免又將落入挫折、失業、尋職的循環困境中。

  另一個機會我拜訪了在洗衣工場就業的自閉症員工,當他看到了輔導老師(就業服務員),非常興奮、從老遠的地方堆著一臉燦爛笑容迎向我們,也毫不認生的握著我的手,重覆的說:「參觀一下我們工廠,到樓上看看我們老闆……」,我望了一下周圍的同事,看不到不耐與嘲諷,有的只是瞭解與包容的神情。

  就業服務員告訴他:「和客人打過招呼就可以了,該回去工作囉!」很快,他就回到他的工作崗位。那是一個負責三台整燙機的工作,每個機台可同時燙平兩條高級餐廳用的大餐巾,他的工作是把溼的乾淨餐巾舖在機台,整燙後拿出,整齊的堆放。他在三個機台中熟稔的操作,來去自如,只是伴隨著不斷喝水的動作。

  就業服務員提及,剛開始,花了整整兩個禮拜時間做工作分析、線上訓練該員工、不斷修正流程,並由就業服務員補足不足的產量,以說服雇主願意釋放那個工作機會。就業服務員發現自閉症者重覆動作的特質,頗適合這樣的工作,但產能部分,確實有比常人低的現象,經過溝通,雇方已增購一部機台(原本兩台),以機器的自動化補足該名員工動作慢、產能少的問題。

  在密集輔導期間,就業服務員亦協助解決該員工的相關問題,例如:喝一口水就吐一口水的習慣、遲到問題、人際問題等;當漸漸退出職場的協助前,就業服務員更提供僱用單位一些支持障礙員工的技巧,使障礙員工能在正常的就業環境中,愉快的工作。結束了訪問,我很高興聽到兩件事,一是就業服務員告訴我,該員工的薪資在基本工資以上;另一是該員工告訴我,他喜歡他的工作。

  在人權高漲、社會重視的趨勢下,將有愈來愈多的身心障礙者有可能走入職場,但相信也有為數不少的僱用單位因不瞭解而不願僱用身心障礙朋友。正如第二位員工的雇主談及,當初若沒有就業服務員的協助,他思毫不會考慮用自閉症員工,即便心裡沒有排斥的想法,但畢竟不瞭解,所以不敢冒然嘗試。有了協助和經驗,讓他完全改觀,他甚至願意僱用其他障別的員工。

  其實在我們的社會,勞委會職訓局十年前已開始推動這樣的服務——「支持性」就業服務系統。中央與地方政府目前約補助或委託兩百位左右的就業服務員分布各角落、各社區,正和雇方、身心障礙員工,為障礙者的就業適應一同努力。更可貴的是這樣的服務是完全免費的,雇主的條件亦不受規模大小的限制,它提供了不少的僱用單位和身心障礙員工第一次接觸的機會,也顯示不少長期合作的實例,最近勞委會職訓局更透過「身心障礙者就業開拓研討會」的機會,鼓勵僱用單位多利用此資源。

  當「人權」和「社會關懷」抬頭的時候,我們的社會相對的應有一些作為。當僱用單位很樂意身心障礙者成為工作行列的一員、當就業的領域很多元、當職場的「自然支持」能適時出現、當身心障礙員能勝任愉快且發揮所長時,我們才能自毫的說我們照顧到身心障礙的就業問題,期望我們的社會很快可以那樣。

(本文轉載自2002.10.5.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台北體育學院教育學程中心助理教授。)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