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懷思錄的作者何瑞賢老師,是我111年8月30日同遊彰化溪湖糖廠認識的朋友,當天何老師賢伉儷與我的老師邱垂堂教授賢伉儷都一起去溪湖糖廠搭五分小火車。一路上我們又去王功漁港、又去西螺醬油工廠、也到北斗鎮、埤頭鄉的明道大學住了一晚。過程中,承蒙他賜教台灣文史,讓我視野大開,知自己所知膚淺薄弱,稱他老師不為過。他說可以介紹他為“無可救藥的台灣鄉土迷戀者” 後學 廖昭昌謹記
((風土懷思錄)) 之 96
大龍峒是清代台北文風鼎盛的區域清代台北中舉人數有 16 人,其中大龍峒就佔了 6 人。另外有 24 人中秀才,整個大龍峒旗幟飛揚,匾額處處,有 “五步一秀,十步一舉” 美譽。連台北孔廟也在此地,所以說文風鼎盛並不言過其實。
大龍峒的範圍大約是台北市民族西路以北,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以南,捷運淡水線以西至淡水河河岸。沿著淡水河同時也非常靠近基隆河,但不在兩河交匯處,兩河交匯在遠離市區的關渡。
(一)大龍峒地名源由:
歷史上此地的地名有大浪泵,大隆同,大龍峒等等。最早地名源於平埔族住民雷朗人(附註一),在荷蘭史書寫成 Pourompon,(亦有寫成 Pourompom,Paronpon ,Paronghpot 等)。公元 1697 年郁永和在 “禆海記遊” 一文首次寫成 “巴琅泵”。另有黃叔璥的 “臺海使槎錄” 則寫為 “大浪泵”。這些歴史記載當時的大浪泵社的住民都是平埔族人,未見漢人。公元 1709 年泉州人的陳賴章墾號(附註二)的漢人開墾也是以大佳蚋(艋舺以南)為主,少見泉州人到大浪泵開墾。所以史載 1764 年地籍查核大浪泵平埔族業主瑪老仍擁有絕大多數的大浪泵土地,當時閩籍墾民應仍是少數。
公元 1802 年(嘉慶 7 年)泉州同安人在大浪泵建了供奉醫神大道公的保安宮,另外也建了四十四坎店,開啟了大浪泵繁榮的契機,在道光同治年間此地弟子在鄉試中中試人數較多,鄉民視學子如龍因此有 “大龍峒” 地名稱號,當時此地東邊的圓山舊名為 “大龍山”,或許也與大龍峒的命名有關連。此地名也使用至今,在地人以泉州音台語唸大浪泵為:ㄉㄨ丫 注音三聲,ㄌㄛㄥ 注音三聲,ㄅㄛ n鼻音 台音七聲 。而大龍峒的泉州音台語唸法:ㄉㄨㄚ 注音三聲,ㄌㄧㄥ注音二聲,ㄉㄨㄥ 注音二聲。
“大浪泵” 地名改為 “大龍峒” 大約是在十九世紀初的 1800~1820 年左右間,同安人成為主要居民時。不過至今仍有當地人自稱大浪泵人。我就有一位當地朋友每當有人問他居住何處時,高亢的回答:“我住在大浪泵。”
(二)泉州同安人初到大浪泵:
泉州人移民至台灣北部一般是先到滬尾(淡水),然後沿著淡水河兩岸逐漸到艋舺及新莊開墾,約在乾隆初年 (公元 1736 年)前後在艋舺及新莊的同安人遭受泉州三邑人(南安,惠安,晉江)排擠,遷移落腳大浪泵開墾,這是有跡可循的同安人開拓者。乾隆七年 (公元 1742 年),因大浪泵爆發瘟疫,同安墾民從原鄉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迎奉保生大帝大道公分靈來台供奉,初期是木造廟宇。
(三)保安宮之興建發展:因保生大帝神蹟顯赫,大浪泵居民在乾隆 20 年(公元 1755 年)闊建廟宇,歷經五年,於 1760 年完工。
另外,目前保安宮內供奉的神像則為乾隆 21 年 (公元 1756 年)大浪泵居民前往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祖廟迎回保生大帝神像。
嘉慶十年(公元 1805 年)大浪泵同安士紳共同捐資重建此宮廟,因工程浩大,至道光十年 (公元 1830 年)始完工。命名 “保安宮” 則有保衛同安墾民之寓意。保安宮也俗稱 “大浪泵宮” 或 “大道公廟”。在清代與 “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合稱台北三大寺廟。
保安宮佔地約三千坪,是市區難得一見的大廟,地址為:哈密街 61 號。其建築頗具特色,為三殿三進式,非常壯觀,石雕牆面是 19 世紀初作品,已有約兩百年歷史。中門的一對蟠龍八角檐柱是 1804 年所建保安宮最早石雕。除了主祀保生大帝,宮內也奉祀神農大帝,孔子,關公,道家三清,佛家三寶佛,歷代同安英靈神位等。
保安宮歷代曾歷經多次損害,所幸每次皆有地方士紳捐資修復:
1)1853 年艋舺的頂下郊拼,下郊同安人遭頂郊三邑人追殺,逃奔投靠同為同安人的大浪泵,歷經嚴重械鬥造成保安宮的損害,至 1873 年作了大規模整修。
2)1895 年,甲午戰爭後,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民主國唐景崧逃離台灣,駐紮在大浪泵的清軍因欠餉而爆亂,造成圓山車站旁的彈藥庫爆炸,鄰近的保安宮也遭波及。
3)日據時期 1896 年,台灣總督府在保安宮後殿成立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1904 年陳悅記家族捐地作為校地始遷出。1917 年大龍峒居民捐資日幣三萬兩千元重修後殿。
4)1949~1966 年保安宮遭大陸來台軍隊之 200 户軍眷占住,遭建了 200 户違建。
1966 年違建户遷離,保安宮配合台北市政府,在建築專業學者協助下積極修復重建。2003 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2018 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四)四十四坎街:
坎字台語發音 ㄎ丫 m鼻音 注音三聲 。在台語字典其字義繁多,在此處是形容店舖的數量,例如一間店面,台語寫成 “一坎店”。本段標題四十四坎意思即為 “四十四間店舖”。
四十四坎街就是現在的哈密街,它緊臨保安宮,在保安宮的西邊。早期稱為 “大浪泵街”,清咸豐年間稱為 “大龍峒街”,國民政府來台改為 “哈密街”。清嘉慶七年 (公元 1802 年)在地的六位富商在今日的哈密街興建四十四間紅磚牆瓦屋頂的店舖,南北各二十二間相對。隔年落成以後各行業店舖進駐營業,帶動大浪泵區域繁華,也成為文風鼎盛的街道。四十四坎街每間街屋格局,尺寸皆相同,每一坎寬度一丈八尺(台尺),深度十九丈。當時為了防禦盜匪,在東西兩側設置隘門,東側(靠保安宮側)隘門題字 ”小邑絃歌”,彰顯此地文風鼎盛,西側隘門題字 “大龍峒” 彰顯此地地名。此段稱為 “隘門內” 或 “頂街”。此兩隘門後來因道路拓寬而拆除。
此外在隘門西側至土地公廟和安宮(在延平北路)這一段則稱為 “下街”。國民政府來台後,頂街及下街被合併為哈密街。公元 1972 年台北市政府開始實施都市計劃,四十四坎街被拆除了部分街屋,另外許多屋主改建,加高,整體街景完全改變,不復當年景象。
(五)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陳悅記祖宅,地址是延平北路四段 231 號,乃清末大龍峒碩儒陳維英的父親陳遜言所建造的宅第。陳遜言經商致富,以 “悅記” 為家族公號。其子陳維英鄉試中舉,品學兼優,重禮儀尊師傅。曾擔任 “閩縣教諭”,也受聘執教於泰山明志書院,葛瑪蘭仰山書院及艋舺學海書院。作育英才提攜後進,受地方人氏敬重,以老師稱之而不直呼其名,所以此宅第有 “老師府” 之名。
陳悅記祖宅因年代久遠,而且前埕有舉人旗杆,文化部在 2018 年 8 月 22 日將其定為國定古蹟。
公元 1807 年(嘉慶 12 年),原居於四十四坎的陳遜言在西北邊靠淡水河岸邊的四合院落成。此四合院為閩式建築。大門門面擁有飛簷屋頂,寬約 5 米。連兩側廂房則正面達 10 米,縱深為 20 米。大門門面正廳為供奉祖先牌位的 “公媽廳”,其餘廂房則為家族居處。公元 1832 年因人丁繁衍,在四合院右側(北邊)再建一三合院相連,稱為 “公館廳”。新建的三合院只有正廳與右廂房,缺了左廂房,因其左廂房位置已有公媽廳的右廂房。公館廳也是供家族成員居住。
陳悅記祖宅落成後不久的 1811 年,陳遜言的四子陳維英誕生,他年少時曾受教於其大哥陳維藻,陳維藻也同為舉人。陳維英於 1859 年鄉試中舉人,也被授內閣中書。至於陳悅記祖宅何以稱為老師府已於前數段述及,不再贅述。
清朝政府凡中舉者皆賜與石雕旗杆以光耀門楣,大龍峒陳悅記家族共計有三人中舉,前埕本應有三副石雕旗杆。書寫本文之際我曾親赴老師府現場走讀認識,現場正施作古蹟整修,僅看到兩副石雕旗杆桿上有蟠龍,底下有爬獅,極為壯觀華麗,真是科舉制度的功名表徵。據現場施作古蹟整修工程師表示延平北路拓寬時老師府前埕被切走一大塊成為路面,可能當時就遺失了一副石雕旗杆。而這兩副石雕旗杆也是台灣僅存的完整旗杆,更顯彌足珍貴。
公元 1853 年 (咸豐三年),同安人與三邑人的頂下郊拼分類械鬥,老師府也遭池魚之殃受到波及損壞,事件過後依原貌展開重建,但也增建了多處不協調的廂房。1971 年 (民國 60 年)的整修因外觀受嚴重破壞,損及原有風貌,又增加許多違建也對古蹟造成莫大破壞。當天在老師府古蹟現場一位七十餘歲的陳家第七代成員(陳遜言為來台第二代,陳維英為第三代)與筆者閒聊。他說陳悅記產權繼承人目前計有四百多人,人數眾多古蹟整修意見極難整合,另外眾多違建拆除困難也是古蹟整修一大難題。
看來,大龍峒老師府古蹟修復至重新開放仍是遙遠的路途。
(六)大龍峒孔廟(台北孔子廟):
大龍峒孔廟目前是台北的孔廟,其位置在保安宮附近,地址是大龍街 275 號,在哈密街與大龍街交叉的十字路口,保安宮居西北角,孔子廟居東南角。
台北孔廟原來是建在台北城內,在北一女中校園內。公元 1882 年 (光緒八年)台北府城動工興建,沈葆楨隨即在城內近南門處建文廟與武廟,由台北知府陳星聚督工,兩廟相近也皆朝南,文廟在左,武廟在右,是台北府官建廟宇。
文廟依孔廟規範興建大成殿,儀門,崇聖祠,禮門,義路,檽星門,泮池及萬仞宮牆,於 1884 年竣工。
公元 1895 年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進駐台北孔廟,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多遭損毀,建築物逐漸荒廢。公元 1907 年,日本據台政府為建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目前的北一女中)在校園內另建一小屋,供奉先師及先賢牌位由學校師生致祭。
公元 1925 年台北士紳黃贊鈞,陳天來,陳培根(陳悅記家族後代),辜顯榮等商賈兩百餘人聚會,議決重建孔廟,並商討建廟規模及募款辦法。陳培根表示孔廟如建在大龍峒,陳悅記家族願捐地兩千多坪,所以當場議決建在大龍峒現址。辜顯榮則捐資購買與此塊地相鄰的一千多坪土地,另外眾士紳之捐資亦購地一千多坪,合計孔廟基地五千坪。
當時台灣各地已有數座孔廟,但缺具興建孔廟經驗的師傅,所以决定邀請泉州惠安溪底派的名師傅王益順來台擔任台北孔廟建廟的總工程師,負責設計與建造。王師傅曾在 1920 年受邀來台修建艋舺龍山寺及新竹城隍廟。
公元 1927 年開始動工,1929 年大成殿落成,隔年 (1930 年)崇聖祠,儀門及東西兩廡完成,新雕的至聖先師牌位也告成。
所以當年農曆八月 27 日孔子誕辰舉辦中斷了三十餘年的祭孔大典。此時卻因捐款停頓,經費拮据,建廟工程暫時停止。
1935 年台北士紳黃贊鈞,辜顯榮等倡議復工,再行勸募,準備續建。原來的設計師王益順已經回泉州亦已去世,續建工事乃聘請台灣本地匠師來完成。先築檽星門,再建禮門,義路,黌門,泮宮,泮池及萬仞宮牆。至 1939 年全部完工,形成今天所見的完整規模。1955 年(民國 44 年)再興建明倫堂。1972 年(民國 61 年),原捐地者的後人代表陳錫慶,辜振甫决定將孔廟捐給國家,由台北市政府接管,正式成立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1992 年(民國 81 年)台北孔廟被指定為三級古蹟。
台北孔廟有兩點值得一提:
1)台北孔廟不似一般廟宇,在所有樑柱上皆無題詩或詞。據傳是 “不敢在孔夫子面前賣弄文章”。
2)一般孔廟大成殿前方的萬仞高牆會有大門,平時皆大門緊閉,進出一律由左右兩邊門。只有在本地(或本省)有人高中狀元,新科狀元蒞臨孔廟拜謁時才會開啟大門供狀元進入。台北孔廟的萬仞高牆卻只建高牆,未裝置大門。原來中國的皇朝已覆滅,不再有科考,不再產生狀元,大門無需裝置。
(附註一):有些史料寫大台北地區平埔族原住民是 “凱達格蘭族”,這是錯誤的說法。我寧可說大浪泵地區的原住民是雷朗人。請參閱 2021/7/4 貼文的拙文 ((風土懷思錄)) 之 17 虛無飄渺似有若無的凱達格蘭族
(附註二):陳賴章墾號,不是一位姓名為陳賴章的開墾者,而是五位名為陳逄春,賴永和,陳天章,陳憲伯,戴天樞者合組的墾號。請參閱 2021/7/6 貼文的拙文 ((風土懷思錄)) 之 18 “大加蚋堡” 是清初台北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