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懷思錄)) 之 57
“落羽松” 被台灣人誤稱了 120 年,它的真名是 “落羽杉”

風土懷思錄的作者何瑞賢老師,是我111年8月30日同遊彰化溪湖糖廠認識的朋友,當天何老師賢伉儷與我的老師邱垂堂教授賢伉儷都一起去溪湖糖廠搭五分小火車。一路上我們又去王功漁港、又去西螺醬油工廠、也到北斗鎮、埤頭鄉的明道大學住了一晚。過程中,承蒙他賜教台灣文史,讓我視野大開,知自己所知膚淺薄弱,稱他老師不為過。他說可以介紹他為“無可救藥的台灣鄉土迷戀者” 後學 廖昭昌謹記

((風土懷思錄)) 之 57

“落羽松” 被台灣人誤稱了 120 年,它的真名是 “落羽杉”

松樹榮列松竹梅歲寒三友之首乃因它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絕不落葉,如今有會落葉的植物名為落羽松是不是很矛盾 ? 很諷刺 ?

其實落羽松是不折不扣的衫樹,在植物學它是:

科:杉科 Taxodiaceae

屬:落羽衫屬 Taxodium

學名: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um

落羽衫原產於美國東南部的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間的濕地沼澤區,常栽種於平原地區及湖邊,河岸,淺水等地區。落羽杉的特點是秋冬之際整棵樹的樹葉會變紅褐色,然後會落葉,春天又長出新葉。葉柄約 30 公分長,小羽葉長約 5~10 公分,在葉柄左右互生,看起來有點像羽毛所以被命名為落羽松 (杉)。

日本明治維新後與歐美往來頻繁,落羽杉被引進日本,但命名為漢字 “落羽松”。為何日本人會 “杉”,“松” 不分,將會落葉的衫樹稱為 “落羽松”,因筆者不諳日文,無法深查,留待日文專家與植物專家深入研究。筆者查到的資料是:原名美國水松 (Deciduous Cypress / Bald Cypress,學名:Taxodium distichum,杉科 Taxodlaceae落羽松屬)。

落羽杉引進台灣則是在日據時期 1901 年由台灣植物研究先驅,日本人田代安定自日本引進台灣,中文名稱落羽松則是沿用日文漢字,這一沿用就用了一百多年。

最近幾年許多植物學者倡議將落羽松正名為落羽杉,但一般社會大眾仍習慣於沿用落羽松舊名,有權責的主管機關可能認為這是芝麻蒜皮小事,不值得一究。舉個例子,台北植物園近和平西路側的一條園內步道有一棵落羽杉,樹上掛的木製名牌寫著落羽杉,但埋在地上的石刻名牌仍刻著落羽松,入園遊客看了會不知所云。

落羽杉由於深冬葉子會變紅褐色,然後會落葉,再加上樹名落羽深含詩意,在台灣越種越多,每逢深秋樹葉染紅之際,媒體競逐報導,遊客如織,有如每年固定的賞楓,賞櫻等活動。

但最近有植物學家提出反對種植落羽杉的觀點,其論點是落羽杉會在其根部所佔據的土地範圍長出突出地面的膝根,直徑約 5 公分,高度約 7~10 公分。如果落羽杉是種來當行道樹這些膝根會破壞整條路面,如果是種植在公園綠地,突出地面的膝根會絆倒兒童或遊客。您認同這個反對種植的論點嗎?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