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北師的蘭圃頌–遺忘的現代古文作品

廖昭昌撰文

辦公室的地緣關係及內人工作因素,我經常走動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這所百年老校,進校門右手邊會看到一片公園綠地,像台大有名的傅園,傅園裏有紀念傅斯年校長的傅鐘,雖然我不是台大人,當年念大學曾多次在傅園裏流連徘徊,大學裏的草木花園對一個大學生成長的心性養成,有很大的助益,我深信不已。

今天早上走過北教大的蘭圃,驚覺裡面的樹木少了好多,一片荒草有甚為悽涼的感覺,校門另一側的花園正在整修,真不知道總務處要把蘭圃改成什麼功能,仔細讀邊邊的石碑,有著一篇前任校長張玉成題字的蘭圃頌,是史學家屠炳春寫的,難不成每任校長都要立個新碑?

我記得民國七十四年我出國前夕,好友張致恩(現任愛荷華州立大學電機教授)要我幫他帶一本古文觀止,我們都是工學院裏少數對古文有興趣的傢伙。這幾年較疏離中國古文,對於台灣文學較有興趣,今晨,因為是星期天,較悠閒,有心情站在蘭圃旁睹物思情,念他個十遍八遍,記下來 ,蘭圃頌寫得很好,是現代人寫的古文,我讀起來就好像在讀蘇東坡或柳宗元的文章一樣享受。

『    蘭圃者,我院紅樓之北,拱門之左,一片段遊息園區也。夫百年以前,校舍草創,奠基於芳蘭之丘。歷經世紀之變,慘澹經營,滋蘭九畹,黌宇廣修,杏壇育才,於斯為盛。而我北師學風,一若蘭香蘭味,歷久流芳,膾炙人口。此乃蘭圃一片天,命名之所本也。

         我北師人論道講藝,藏脩之餘,息遊斯園。坐對蘭味亭,目迎五指山:仰視天光雲影,俯察綠茵曲徑;微視深邃,宏觀神會,斯乃我北師人生涯教育之另一境界也。

        壬午仲夏七月,蘭圃片天,經營完成,吾儕徘徊斯圃,深想聯翩,援筆綴聯,勒石誌慶焉。聯曰:

論學風其來有自,鐘樓鐸聲:譜寫出新世紀序曲。

品蘭味寧能相應,徑蹊桃李:煥發了北師人襟懷。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校       長  張玉成   題

                                                                                                      史學教授  屠炳春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一    年    八    月    榖    旦    』

後記:聽說北教大音樂系有個退休教授,前系主任陳永明先生,是國寶級的養蘭高手,若能給陳教授經營,讓蘭圃真正廣植蘭花千株,並能營造具有北師特色的校園藝術文化產業,蘭花可以外銷,賺錢可作為校務發展基金,又可讓學子繼續品味蘭味。也許可讓藝文產業研究所去規劃看看,林炎旦所長可以有事作了。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