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推動「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的時代意義:文化產業認證標章創辦計畫主持人廖昭昌撰文

台北市政府推動「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的時代意義

廖昭昌2005/011

刊登於新知交流月刊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區小企業交流會參考資料

        九十四年對新式樣而言,最重要的大事應該是:接受委託承辦「訂定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實施計畫」。之所以說它是大事,不是規模大或營收金額大,事實上這個案子只是我們歷年來承接的政府專案中,規模或營收接近最小的專案,甚至是一個小到讓評審委員多次發言給我們鼓勵,但是它的意義卻非比尋常。

        個人忝為計畫主持人,謹在此將「文化產業認證」的意義,分享讀者。

一、彰顯原住民文化產業的無形資產21世紀由於知識爆炸與資訊普及的驅動,新經濟時代生產的焦點朝向高經濟附加價值的服務活動與無形資產(Tissen et.al.1998;Petty & Guthrie 2000),產業發展強調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如創意力、顧客滿意度、組織力、企業形象、品牌價值、證照等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才是決定價值與績效的關鍵(Canibano et al.2000)。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中心藉由認證的機制,肯定原住民文化認同是強化原住民族組織力、在地性特色形象與品牌證照的具體措施,將有助於彰顯原住民文化產業的無形資產。

二、創造原住民文化產業之品牌價值:中正大學教授楊朝旭曾以Ohlson(1995)的評價模式檢測國內平均商標價值達55億的一群樣本公司,發現產業規模與商標權具有攸關性。過去,我常以價值工程中價值公式V=F/C,說明如果產業沒有創造力,功能性F沒有提升,勞務支出將成為主要的成本C,推演到過度推廣原住民工藝製作,將有害整體原住民文化產業的價值。但有了認證制度後,我的看法將略為修正:文化產業認證將凝聚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的稀有價值,並創造收藏者對原住民手工藝品的珍藏性功能,擴大推動認證制度,使受認證知文化產業規模加大,將有利於「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TIPH)的品牌價值。

三、連結原住民形塑台灣新文化意向:個人對於未來台灣文化產業發展的看法,正如今年初我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所提的「創意包裝、主動行銷、台灣意向、展翅國際」十六字,台灣若要在全球化中立有一席之地,建立獨特的台灣新文化意向,將是首要工作。我們今天在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之前冠以「台灣」之名,就是要連結原住民文化精髓作為開發台灣新文化意向的首要工作,欠缺原住民,就沒有真正的台灣風味。

四、首都為窗口建立台灣城鄉共命感:近年來繼工業化取代農業後,商業化也快速取代工業。產業升級列車飛快前進,首都作為台灣經濟的櫥窗,一直是全國服務業與商業的中心,但隨著國民所得分布的兩極化,教育與生活品質的落差逐漸顯示城鄉差距擴大,族群情感也常因政治力介入而無情的被裂解。在此要向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巴奈母路主委致上十二萬分的敬意,個人以為首都作為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認證的窗口,必可建立全國偏遠地區之原住民族與台北首善地區形成堅固的台灣城鄉共命感,身為計畫主持人,深感責任重大。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