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原住民基本能力,從愛與尊重出發
廖昭昌2003/10
刊登於新知交流月刊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社區小企業交流會參考資料
據報載(聯合報92.9.14.)全國教育發展會三大主題之一:弱勢族群的教育問題,出席專家們呼籲教育部重視『提升原住民基本能力』。其中嘉義縣教育局長蘇德祥指出「補助原住民學生的計畫,大筆錢花下去,並未達到提升學生能力的目標,以嘉義縣今年舉辦的小六同學英語檢測為例,同樣是鄉下學校,某一所原住民學校學生平均成績只有三十幾分,比最好的平地學校差了五十幾分。」蘇局長進而指出「有的原住民學生靠加分考上高中職,基本能力還是很差,連二十六個英語字母都背不全,根本不具競爭力。」
蘇局長的談話陳述了部份事實,但若沒有教育理想去看待很容易引發一般民眾對原住民的歧視,而得到下面二項刻板化印像:一、原住民教育投資是一種浪費。二、原住民考上高中是靠加分不是靠實力。這對筆者所長年服務與輔導的原住民社區居民來說,是極為狠毒的侮辱。
我要鄭重呼籲全國教育主政者,原住民在教育問題上是需要關懷,但所欠缺的最重要的一項不是錢花得不夠,而是愛與尊重不夠!
我看過在東部偏僻的花蓮光復鄉原住民部落子女,以極高分通過英語檢定及超過滿分的成績考上高中,也聽過西部偏僻的苗栗縣泰安國小發展自然教育。在原住民身上「大筆錢花下去,並未達到提升學生基本能力的目標」只能檢討,教育主政的人有沒有針對需求與族群的特性去設計活動。
坦白說原住民居住在山林自然環境他們習於運用天然環境,觀察力敏銳極適合自然生命的資優教育;他們生長在手工藝發達(如竹籐編、雕刻)的社區,極適合美術設計資優教育;此外還有音樂、體育、語言(據研究指出小時候學母語,對長大學各種外語有先天的優勢)。辦教育要先建立信心。找對原住民族個性有成見的人當校長,在原住民地區辦校,不可能造就「有競爭力」的學生。
教改口號中若能拋開贊成與反對的意識形態,認為對的或有利的就要盡速去做。「建構取向的教學」,不一定適合極優學生,但對於「生活即教育」的原住民,他們的知識若能從生活體驗中建構學習,基本能力提升會很快,若是從「最好的平地學校」上課模式,硬生生地移植,在欠缺補習班和家教風氣的原住民,當然可能會差上「五十多分」。
以愛為出發點,以尊重為原則,以學生所生存的部落文化特質為軸心,重新規劃原住民學生的課程,重視他們原本優勢的溝通能力、表現力、分享與關懷力、探索力、解題力、空間思考力、將之導入社會上極需要的分工合作與團隊精神,使之成為台灣主流社會中,最具價值的競爭力,相信這才是主管教育的官員該講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