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述、批判與建議:哲學與教育哲學 江姮姬心得報告

摘述、批判與建議:哲學與教育哲學

 

博一江姮姬

一、本文摘要:

教育哲學是跨教育與哲學的科際整合性研究,主要運用哲學思考與方法研究教育的各項問題。本文內容重點包括:

(一)說明何謂「哲學」-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追求真理的學問。哲學可作為一種綜合活動、思辯活動、規範設定的活動、分析的活動、一種自知自覺的態度、統攝宏觀的態度、深入洞察的態度、通權答辨的態度,一種形上學、知識論與價值學內容,具有多重面貌。

(二)說明教育哲學的目標(或任務)-解釋Peters所提教育哲學的四項目標:1.對教育的特定概念進行分析,2.將倫理學與社會哲學應用到可欲的教育內容與程序的假設上,3.檢驗教育心理學家使用教育方法的概念架構與假設,4.從教育哲學角度檢驗課程內容與組織。

(三)說明哲學對教育的四種功用:1.幫助深入思考教育目的和教育根本問題,2.幫助教育工作者分辨教育問題的輕重緩急,3.幫助教育工作者釐清教育的問題與概念,評估各種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與建議,4.不僅傳遞知識,也教導價值與態度,5.協助教育工作者從教育與生活角度,釐清教育問題並審慎思考。

(四)解釋哲學的思想/思考,舉例說明教育哲學是如何運用哲學思考的方法-論證以釐清教育問題並處理教育的基本議題。

(五)以實例說明哲學論證,說明教育哲學思考教育的重點內容,並論述教育哲學、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相關性。

(六)最後以具體扼要的程序性步驟說明撰寫哲學報告的方法

 

二、批判與建議

(一)教育哲學的教材-以學生本位替代教師本位

1.批判

哲學是一種高層次的抽象思考內容或活動或態度,依據皮亞傑的認知心理學理論,這種高層次的思考活動教學,應從具體而半具體再進入抽象的漸層方式實施教學。本文雖然依序地具體解說哲學為何物、教育為何需要哲學、教育哲學的目標、及如何運用哲學思考教育問題並論證教育議題,期指導教育工作者了解哲學對教育的重要性與功能性,企圖指導教育工作者運用教育哲學之邏輯思考教育問題,據此形成系統性的教育哲學教材。但是對於具有教育專業而缺少哲學背景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專業是由具體而綜合的專業知識所建構出來,所以教育工作者長於思考具體的、有關教育方面的策略設計與應用,亦即抽象性、思想性的思考活動,並非教育工作者的專長,因此本文雖然邏輯明確地解說並論證教育哲學之重要性、功能性與應用,但僅能算是完整的教師本位教材,倘能從學生本位角度思考教材的敘寫,相信能促進教育工作者對教育哲學的理解與應用。

2.建議

我以自己身為教育系所學生及原有教學先備知識的立場,主張本教材第二章第三節的建構實例,可提前置於第一章作為哲學思考的實例,或另增教育哲學思考的案例故事,幫助學生從實例的具體思考進入抽象的思想思考,並將教育與哲學整合,進而理解抽象的教育哲學,以及學會以教育哲學的思考應用與教育價值觀的澄清,此即學生本位的教學哲學教材。

 

(二)待強化教育內涵的哲學論證實例

1.批判

本文第二章第三節哲學論證的建構實例中,以是否「頒發證照給父母」為例,從社會福利與證照制度,提出正方論證與反方論證的利弊得失,其論證雖然具有明確的邏輯性,但是倘從教育哲學幫助釐清教育問題與概念的立場而言,此一論證僅涉及教育措施缺少教育目標的澄清與教育問題的釐清,因為柏拉圖理想國的教育目標為何,又兒童權益為中心與社會利益為中心兩者所能實施的教學方法、所能達成的教育目標有何差異,本文並未一一論證,單從社會學角度以二元化的正方與反方論證作為哲學論證的建構實例,容易形成有哲學思考概念而無教育內涵的以偏概全的實例探討,無法針對父母證照制度對兒童教育的影響作完整而深度的辯證,更無法促成以教育哲學對現實教育問題作深度反省與思考。

2.建議

從教育需求的角度而言,要讓哲學要成為教育思考的工具,要讓教育工作者領會教育哲學內涵,應回歸以教育知識架構為平台,以教育需求為本位,連結生活為組織,形塑個人教育信仰與教育哲學,才有可能運用哲學的思考方法,將教育哲學概念融入教學活動中,賦予教學活動的價值觀,進而在小學課程中推動哲學思考教學,達成創意思考的教育目標。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