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昭昌老師課堂作業: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友張漢寧演講心得:傳達生活哲學的產品設計

廖昭昌老師課堂作業

作業名稱:10/17演講心得報告

    者:張漢寧

    目:傳達生活哲學的產品設計

    期:971020

 

佳句:

1、 文化與設計是兩回事。

2、 不同的產業,會有不同客戶效果。

3、 軟體只是工具,能夠思考才最重要。

4、 設計不是來自於市場調查,而是針對使用者需求。

5、 一個失敗的技術,也可能是一個成功的技術。

6、 在一開始設計產品時,就必須為消費者設想好。

7、 與人溝通難,與機器溝通簡單。

8、 產品設計並非只有外型。

9、 熟悉工廠流程即是設計師所要學的。

心得報告:

 

劉韙維

    其實讀工業設計已經第三年了,在前兩年的時間裡,經歷了非常多的作業的練習,以及挑戰,平時的作業還有資料的蒐集讓我漸漸了解到設計的本身的目的,也學會了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個產品,嘗試著從中間去去尋找其中的問題點。

    在上述的佳句中,有一句話設計不是來自於市場調查,而是使用者的需求。其實每個人對於產品的使用方式都不同,所以針對大眾的產品設計也漸漸的成為現在的主流設計,如同現在很熱門的通用設計(UD),能夠針對大部分的人去做的設計,並讓產品可以在大部分的時間及環境中都可以使用。

    而在學長的演講當中,最能夠理解的是在面對客戶時,與客戶溝通的一種方式,除了聆聽再聆聽之外,還必須要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客戶了解,並讓他們能夠認同這樣的東西,做好很良好的溝通,在另外一個層面,透過與客人的溝通交流,更可以發現很多我們自己在設計的過程中其實都很容易有的盲點。那我們的工作就是將這些盲點挑出來然後分析問題是出在哪裡,再用合理的方式去解決它。

    以目前所學來看,就我的理解會發現設計無所不在,周遭的所有物品都是經過人們不斷的經驗累積並尋求方法改善所得到的,而在現今加工及材料應用的技術不斷的進步,我們所可以尋求解決的方法也更多,只是我們必須要去學習、累積更多的經驗,並從經驗中去發現周遭事物的問題點,進一步的求得改善的方式,這就是設計者需要每天都去注意生活週遭的一些細節,讓自己在設計產品時更可以替使用者著想,使設計的品質更加的提升,學設計的大家,一起加油吧!

蕭右諭

演講者以校友學長的身分來分享,不知道為什麼聽到這樣的事情,心心裏有種暖暖的感覺。我猜可能是潛意識中覺得他是在同樣的學校,同樣的科系的,這就有點像今天聽到南投有什麼事情上新聞了,出生在南投的我,就比較會去注意到那則消息是什麼,是怎麼一回事情。有種比較親近的感覺吧,這也與學校常常叮囑我們在校生的心情也剖相近。演講當中演講者也多以風趣的談話,詼諧的內容來交流,算做是一種分享吧,在場的氣氛也都還不錯。言歸正傳,我大略的分類一下,這次學長回來演講的內容,在產品企劃這門課中,哪些是可以學習,哪些是重點,哪些可能是可以更好的,又有哪些是可以當作範例,以便不讓這次的演講就只是演講。

 

  演講以分享案例的方式

 

  以分享案例的方式,在我印象中,是很多演講者都會使用的方式,這原因我想是對聽講的人,都希望能夠聽到什麼好東西!不然來聽了就是浪費時間,也沒有必要,而對演講者來說,也不用準備很多的資料,像是來為教學而教學的感覺。而我們念的科系工業設計,其實就是想看到更多的點子,更多的創意,在腦子裡積存更多的別人創意,希望設計時在靈敏度更高,能夠想出更好的想法,這些也不是準備很多資料就能應付的了的。還有演講者是本校身出生,得過全球四大設計獎的紅點設計獎的,大家想知道的可能有,他如何創作,做設計過程又是如何,怎麼會有這樣的點子,有了想法是如何把它實現,實現了又如何在那麼多的競爭者脫穎而出,而迎接下一步是如何把更多的事情迎刃而解。當然這一切都只是聽聽而已,在聽的人我覺得各種心態都有,但進來聽演講的目的都差不了多少,也許並不是像我想的那樣,有的只純粹想聽而已,沒有那麼多的想法或目的,就是一個衝動或一個念頭而走進演講廳中。整個演講過程後,有個問答時間,這也讓整個氣氛有說有笑,我覺得還蠻成功的。最經典的是演講者把要準備上市的產品,拿來當案例,把其中的過程簡略的描述給我們聽,這我想是蠻多人會覺得"值回票價"的一點,不過老實說這也只是嚐新鮮,對於一個人的創作還是得去努力一番,而這演講我覺得是一場很棒的聽取設計經驗分享會。

 

  我覺得可以更好的部份,要是我會怎麼做

 

   演講者用案例分享的時候,有出現跳開原本講的主體,講了他突然想到的事情,這是很不錯的方式,會讓人有點驚艷的小小感受,但是講者有時候會忽略掉主題性,沒有很準確的把主題表現出來,我是有這樣的感覺,但也許不是在當作分享是沒什麼差,我是不容易轉彎個彎想法的頭腦,就覺得有點可惜,『傳達生活哲學的產品設計』我只聽到產品怎麼出現的。雖然整體上算成功的,但要是我的話,會在主題以外的主題切入主體,讓演講題目附有生命力。再有的話,可能就是希望演講者,能夠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即便做設計是從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中去體察而來,但產品的生命是需要有更多的真心為別人好的想法。就是演講者很愛開玩笑,雖然不是真心話,但就覺得現在聽到的話,都帶有尖刺的感覺,也許這是所謂的現實,只是我還存有一點希望在,希望會更好。

 

胡宏維

 

時常思索自己的未來,仍然有些不知所措,對於設計這個行業,不懂的時候以為就只是把東西畫出來而已,至於如何做出產品,卻鮮少思考;後來才知道“設計其實蘊含著相當大的智慧。

    身為一位好的設計師,設計一項產品時,除了必須掌握市場、掌握消費者需求之外,甚至對於許多軟體工具都必須熟悉,另外產品的材質與特性、以及與工廠的溝通等等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除此之外產品最大的賣點就在於“創意”!在現在這個創意爆炸的時代,現在最賺錢的產業是靠腦袋的,實用的東西加上創意就可能創造出大筆收益,當然,設計並不是為了錢,而是成功的設計在於是否受到市場的肯定和喜愛。

    一項好的產品已經不是只著重外型,還著重在功能性、實用性、以及創造性、甚至娛樂性。學長也提到,創意除了生活經驗的累積、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以外,往往也來自於消費者的意見,雖然說在一開始設計產品時就必須為消費者設想好,然而有時候設計師想不到的創意死角,卻是由消費者意見裡尋找出來的,所謂產品即是設計師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這種透過與消費者互動而產生新產品的過程也不失為一種互利的好方法。

    此外,身為一位設計師往往需要與不同行業、不同立場的人員溝通,無論是工廠打版師、印刷廠人員或者公司老闆、甚至客戶不同立場的人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就像學長說的:與人溝通是最難的,與機器溝通比較簡單。與各方面良好的溝通也是身為一位設計師所必需學習的,畢竟要生產一項產品是必須透過各方面完美的連結與配合而成的,但我相信,只要具備真誠、禮貌與耐心,良好的溝通並非難事。

    「將生活經驗轉化為驚豔生活。」、「文化是資產,讓文化轉換成產業。」、「讓消費者自行去摸索產品的使用方法。」舉例來說:大受外國人與台灣人歡迎的“清宮娃娃,透過討喜的清廷娃娃外型配合實用的設計,不僅替廚房的空間增添一股文化氣氛,也讓原本平凡的柴米油鹽生活添加了些許樂趣,這即是生活與文化結合的完美演繹。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