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不當初 — 張武成 2007. 10.

廖昭昌註記:同屬於大同大學校友會的學長張武成先生在校友會的五站上透過秘書發表這篇文章,內容提及他如何在舉足投手間傳道,這道看似平常,卻影響我們的健康、生活和樂與家庭幸福。看得出張學長為人古道熱腸,逢人就分享這樣駐要而顯被國人忽略的道,依佛家說張學長是在作法佈施,他真是個大菩薩啊!自從家父三年前往生,而我于去年、前年分別開刀四次,住院五次,也開始警覺要多運動手吃醎,最近每晚在健身房跑步開始學張學長重視身體健康,我常邊跑邊想著孩子和愛妻,為她們的幸福,我要好好照顧身體,願有機會認識張學長,多跟他請教。

悔不當初 張武成 2007. 10.

家父八年前(90歲)往生,家母今年春節(90歲)往生,都是高齡。愛妻今年僅57歲,與乳癌奮鬥四年半,也隨之仙去。目前我正在撰寫一篇紀念文,包括愛妻四年半的病史,以及二代面臨生老病死的情境。當時要照顧病危的老母與愛妻,我累得早上起床時暈倒,如何自救處理等等都包含在文中。目前已累積一萬餘字,仍在努力完成中。每次收到會訊,上面總是那一位好友或親屬怎麼了——。 這次退休同仁會訊上出現好友 搖先生、章先生 (以下所有姓氏也都用諧音),感觸良多。 上面所提的愛妻紀念文章暫時停筆,另先寫這篇「悔不當初」。
愛妻二年前癌症轉移復發,我才積極閱讀書報、上網蒐集「健康」資料,以及每週三參加營養講座、到癌症協會當義工、參加活動,增長更寬廣的知識領域。 事後自我檢討,痛定思痛,發現部份因素,來自欠缺運動、生活飲食習慣不良,真是很多「悔不當初」。 從此常常傳「健康」之道,分享親友。我並不是教友,只因營養講習的同修們有很多是教會朋友,大家把傳播健康當作傳道,自己也習慣用「傳道」這辭語了。
保健預防要靠自己,有二位老同事,最令我佩服。到處看見「自強不息」、「莊敬自強」的牌子,裡先生真的做到。他以前內臟出過問題,痊癒後,努力自力自救,實足的好例子。大多數同事都聽過他「傳道」,這個「道」是自強之道,就是兩句話「早上爬山運動,吃得清淡」,套一句電視上的流行語:「就這麼簡單嘛,就是不聽老師的話」。廿年前我就受教了,光羨慕他的體檢報告都是藍字,別人都有紅字,和大多數人一樣,聽過了道,有聽沒有到,沒有行動,這是我視為「悔不當初」的一件事。如今我是醒悟了,但還是有人沒有得道醒悟。 另一位是皇先生,每天早上準時運動,風雨無阻,每天收聽電台養身營養節目。我目前是每週三去聽講座一次,他是天天聽,皇先生更勝一籌。請看看皇先生的氣色,紅光由裡透到外,一種紅潤氣色是健康的訊號。比對另一位年紀小得多的魚先生,頭髮氣色,一幅過度氧化的樣子,年齡與健康兩人卻是成反比。
某人說聯誼會郊遊活動讓搖先生中風,真是要再多思考一下。 有關中風,報章上有太多訊息,不再轉述。 簡單幾句話:當血管內壁增厚,一些突發情況,如血管收縮、血流不順、血栓、腦缺氧,都能導致中風。 中風是果,原因是「增厚」,增厚不是一天造成,把增厚比做「炸藥」,欠運動、生活習慣不良、多肉少植物性飲食等,都是形成炸藥的原料。 而「突發」因素–包括突然受涼、情緒壓力突然加大、勞累等,這些「火柴和引信」,就能引發中風。 旅遊勞累可能只是引信的一種,即使未去旅遊,也可能因開窗突然受涼引爆。我們要深思,為什麼自己要天天製造炸藥,而不去移除炸藥呢?
與搖先生有緣,一次在長青中心,分別上完課,在公車站候車聊了半小時,敘述一些我常常敝帚自珍的經驗。一些悔不當初的經驗,勸搖先生搖一搖身體運動,改善生活習慣,結果與預期一樣,他不為所動。我盡心結緣傳道,起碼我沒有後悔沒機會向他傳道。雖不能說到得救,但總是多一分希望與機會。
以前路過章先生的家,看他在家,就進去坐而論道;坐在他的紅木龍椅上喝著綠茶多酚,上天下地的暢談,後來他忙於紅粉知己的事常不在家。有關健康,他的經歷可真多了,應該說是我的幾十倍,我的經驗沒被他看得上的,譬如我說選擇魚油可以自己試試,剝一粒魚油放在保麗龍杯,看多少時間保麗龍會有什麼變化,這只是例子之一。 章先生自信滿檔,難聽進他人的話;我們談了很多,我學了很多,反之我的貢獻度是零,也可以說毫無可取之處。
衛先生皮膚已出現警訊,那是免疫系統失調形成的。因免疫系統而產生其他內在問題就像潛在炸藥,皮膚科醫生當然要看,就開些類固醇等健保用藥治標。
我看過更嚴重的人,他懂得同時由免疫系統著力治本,雖不能說百分之百的好,但居然皮膚上已看不到印記。從拆字來看,「衛」字左右二邊是一個行字,行動而已。衛先生聽裡先生的傳道至少也有卅年以上,行不行做不做都在自己。
看醫生聽醫生的話,定期檢查都是絕對應該的。我深深體會到,生病之前,為什麼不先作預防,而等到病了,才急著去求醫生。這就像不先防火,而去等火警發生了,才去求119救火。我們往往忽視自我自療的力量,而去求諸醫生;即使生了病,還是不求自救,只等幾個月一次的檢查宣判。這就是沒有行動,也就是缺少「衛」字的行。
多年前我與愛妻與親友會餐時,一位糖尿病親戚滿口都是飲食健康,全桌沒有人聽得進去;我與愛妻回家後都笑說,這樣生活真沒有意思,想起來又是一件悔事。 二年多前愛妻癌症復發,才真是走到黃河邊,才有心去面對、才自覺、才行動。聞道早,行動晚,已救不了愛妻。但最後這二年多,由於生活習慣的改善,仍維持了相當的生活品質,由醫生預估的半年,能維持一年半多,也在於我們的自覺與行動的努力。學了很多,更有很多切身之痛,我們才一直傳播健康,可是卻沒有什麼效果,我的失落當然是有的。想起愛妻的殉道,我更應該繼續傳道;雖然每次都會想起往事再一次心痛,我痛過,總想要別人不要再痛。
三岸名醫都求教過;美國博士、中南海國家級中醫、和信、台大、榮總,
以上都是經過我消化後的心得。如果認為我不算什麼,那麼在此引用一點權威專家的話。引用書籍: 『如何寶貝你的身體–40位台大醫師的專業建議』, 作者:陳維昭、張金堅、張天鈞、江清泉等40位醫生合輯, 由台大校長前台大醫院院長陳維昭領軍, 台大出版。 摘錄書中幾位國家級名醫的話如下:
—陳維昭: 「生活態度決定你的健康,如何調適自己的生活型態,做好健康的自我管理,以避免或減少疾病發生,從而維持健康的身體呢?竅門無他,唯有保健」,「醫生除了給予必要的藥物或手術治療外,也可以自身專業的學養,指導病人正確的身體保健之道」,「由讀本書—-進而採取適合你的保健方法,讓你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江清泉: 「促進身體健康,預防甚於治療」。
—鄭金寶: 「調節血脂功能:魚油加大蒜,燕麥片–。調整胃腸:含纖維飲料、益生菌–。調整免疫機能:靈芝、乳清蛋白、大豆卵磷脂–。骨質疏鬆:乳酸鈣、碳酸鈣、檸檬酸鈣、D–」。
—江伯倫: 「提升免疫功能三撇步:足夠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和愉快的心情。」
—黃金山: 「腦中風危險因子:高血壓、心臟病控制不當、肥胖、食用過多動物性脂肪、抽煙、飲酒過量、太鹹食物、糖尿病控制不當、運動不足、溫差過大、精神負擔過重等」。
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帶動氧氣與營養,使細胞活化,免疫力增加,新陳代謝正常化。我開始運動了,每天到夢時代(以前台機鋼品廠址)健身中心,好像是回到鋼品廠上班。才知道運動大有學問,活了六十多年,走路跑步的步法都不對。什麼運動穿什麼樣的鞋,方不會受傷,全棉的衣服會受涼也有問題,不適當的衣著不適當的動作會造成運動傷害,務必請專家指導,六十多歲開始學如何行得對、動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