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碩成立的前五個月,一家以生產非揮發性記憶體的IC公司在新竹科學園區正式成立。這家名為旺宏電子的公司? A成立當時頗受到國人矚目,原因是,他是一家在國人資金支持下,由二十七位專業人才由海外返國所共同組成,這也是引發以後海外高科技人才返鄉創業的一個標竿。
旺宏成立之初的資本即高達八億餘元,股東陣容包括台達電、交通銀行、聯成石化、德和創投…等知名企業,並由我國半導體產業大老胡定華先生擔任董事長,技術團隊中擁有博士學位者不計其數,而且在海外均有豐富的專業研究經驗,因此當時科技界認為旺宏是一群夢幻組合的團隊。在高度期待與激昂士氣下,旺宏夢幻團隊展開了他們期待的創業歷程。
一九九○年四月成立的華碩電腦,初始的資本額僅有四千萬,公司設置於北投一家公寓的二樓,創辦人是四位剛自宏碁電腦離職的中階研發工程師。那一年連同華碩電腦,台灣共計約有四萬家新創立的中小企業,同時也有近三萬五千家企業倒閉。
經過八年的奮鬥之後,旺宏在一九九七年交出一張不錯的成績,營業額一百零三億元,盈餘十九億四千萬元。但晚五個月成立的華碩電腦,在同年繳出的成績單則為營業額兩百一十三億七千萬元,稅後盈餘七十億元,股票價格更是旺宏的近十倍。
旺宏是一家委託專業技術團隊經營,追求技術創新理想,重視研發管理,並以發展高難度系統晶片為? 曳丰媦衁滌狀鴔牏膝q。在每年投入超過營業額一三%以上的研發費用,旺宏掌握MASK ROM、FLASH EPROM、EMBEDDED FLASH、 LOGIC等先進技術,是國內少數擁有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能力的半導體IDM大廠,未來將可能成為我國自主開發與生產系統晶片的龍頭廠商,技術的潛力無窮。雖然旺宏的經營團隊十分傑出,技術與管理能力也相當卓越,不過在投資者的眼中,他並不是一家賺錢的半導體公司。
反觀華碩,一九九七年的的研發支出僅佔營業額的一‧四七%,比全國的平均水準都還要低,似乎無法與其重視技術研發的形象相結合。由於主機板屬於工程設計與製程技術,可以進一步研發創新的空間較小。華碩後續投入的光碟機與筆記型電腦,也是屬於系統組裝,研發支出亦不多。事實上,許多典型的台灣高科技廠商,均以設計、組裝、代工為主,並不十分依賴研發創新,只要能充分結合國際大廠的產品走向與技術趨勢,即可獲得不錯的利潤。
一般而言,研發投入有兩類,一類是為發展當前主流產品所需要的技術,另一類則為未來的策略性產品技術而投入。不可否認,後者的風險較大,回收效益也比較不明確。像華碩這種可以創造百億元以上利潤的公司,究竟要投入多少研發經費於發展未來產品與世界級的關鍵技術,才是比較合理,應該是值得華碩經營團隊進一步深思的。
旺宏雖然基於技術創新的理想,投入一三%以上的? g費於於研發,但旺宏不如華碩賺錢,這也許顯示台灣高科技企業經營成功當有其務實的一面。研發投資的風險高,報酬率低,為何一定要做一位辛苦的領先者,只要在全球產業分工中扮演自己適合的角色,至於是老大或老二並不重要。
顯然,務實與理想之間確實存有差異,華碩基本上是一家比較務實的科技公司,而旺宏則是一家比較理想的科技公司。觀察其背景,華碩是由本土技術團隊創業,經營權與所有權密切結合,大部份的員工均為老闆;而旺宏則是海外學人為追求理想而歸國創業,是一家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的公司。前者重視成果效益,後者則更重視過程與個人理想的實現。孰優孰劣?
我以為理想與務實之間應無優劣之分,經營績效的高低也不足以論斷英雄。不過旺宏的投資者似應設法提供旺宏技術團隊更多的股票選擇權,或對於創造成果效益給予較高的激勵誘因,以增加其務實的一面。而華碩則也需要激發競爭大未來的策略雄心,設法引進更多具有理想的專業經營人才,以更前瞻性的眼光,追求更遠大的事業願景。(註一)
註一:二○○一年旺宏電子的營業額為三百二十三億元,淨利為一百零六億元,而同年華碩電腦的營業額為七百零七億元,淨利為一百五十六億元,顯示旺宏電子所堅持的理想最後還是受到市場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