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分析】喬山健康科技創業成功案例–劉常勇教授著

創業成功不是沒有原因的

鄰近台中的公路上,一家從事健康器材生產的公司業績正在高速成長,成為當前台灣傳統產業在不景氣中的一股異數。這家公司名叫喬山健康科技,主要生產健身房的各項運動器材,二○○○年的業績為二十億台幣,自有品牌銷售率高達八成。一手創建喬山的羅董事長非常自信的說,五年後喬山的產值將會超過兩百億台幣,並成為全球第一大健康器材製造廠商。

喬山創立於一九七五年,創業初期的前二十年幾乎都在摸索市場與製造代工中度過,但一旦專業能力建立,市場機會成熟,喬山就自創品牌,購併美國的行銷公司,展開等待已久的宏圖大業。

趕上全球性室內健身的市場熱潮,是喬山快速興起的原因。而這個規模高達新台幣一千八百億元的全球健身器材市場,正等著喬山去採收。掌握健身器材產業興起的時機,並擁有製造與行銷的核心競爭能力,是喬山成功的關鍵因素。

三十五年前也有一家公司設立於西岸加州,主要生產跑步用運動鞋,因為趕上全球性戶外慢跑健身的市場熱潮,而成為世界第一品牌的運動鞋廠商,營業額超過三十億美元。這家公司名叫NIKE,它的「驚天一勾」品牌形象,隨著麥可喬登的飛天灌籃姿態,成為全球年輕人追求的時髦產品。

奧瑞岡大學田徑隊總教練包爾曼(Bill Bowerman)是NIKE兩位創辦人之一,由於具備專業運動背景,他充分瞭解運動員對於一雙好球鞋的需求。但當時主導運動鞋市場的愛迪達與彪馬兩家大廠,對於專為運動員設計一雙舒適又好穿的運動鞋,興趣並不高。為了避免隊員遭受運動傷害,包爾曼不得不自己向製鞋師父請教,並結合他的運動專業知識,為他的隊員設計更好的運動鞋。

在成功掌握如何設計一雙舒適耐用運動鞋的訣竅之後,包爾曼認為一般民眾如果擁有這樣一雙好的運動鞋,也一定會樂於投入慢跑運動,甚至掀起一股全民慢跑運動風。但目前市場領導廠商似乎並沒有致力於這方面的產品開發,包爾曼看到了市場契機,毫不猶豫地立即投入慢跑運動鞋產品開發。

耐特(Philip Knight)是NIKE的另一位關鍵創辦人,他在史丹福大學就讀企研所的一份創業計畫研究報告中,就曾提出運動鞋直銷商的構想。他建議可以開發設計精良的運動員專用球鞋,委託海外鞋廠代工生產,然後以直銷的方式銷售給運動員和球隊。當他看到包爾曼所設計的新款球鞋,就知道創業構想將有實現的機會。

當時,兩位創辦人都各有自己的工作,運動鞋事業只是以兼職方式進行。創業初期公司的營運相當混亂,資金、存貨、銷售環節間存在許多落差。但NIKE仍然可以在運動鞋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原因是NIKE的產品非常具有特色,而且只銷售於運動專業市場。

NIKE創業團隊與其他鞋廠最大的差別就是,成員多半具有運動員的背景,除了發揮團隊合作與競爭到底的運動員精神,NIKE在銷售方式與產品設計,也完全不同於主流市場。一位NIKE成員說:「我們外表實在,員工看起來都不像推銷員, 每一個人都有豐富的運動場經驗,我們知道運動員需要什麼樣的好裝備,我們能與運動員說同樣的術語,我們瞭解運動傷害所造成的痛苦,因此球隊教練與選手們都非常信任我們的話語,接納我們的產品。」由於這樣的專業特色,NIKE的產品與品牌形象很快的就在運動專業市場建立良好聲譽,然後再以此為基礎, 揮軍進入大眾市場。

在NIKE耐心推廣慢跑運動的十五年後,終於市場起了極大的迴響,NIKE的業績開始快速成長。耐特知道原有的經營模式已不再適合,他開始建立公司的紀律,引進專業經理人,推動品質與存貨管制,運用數據進行績效評核。一九九一年NIKE的業績衝上三十億美金,成為世界第一的品牌大廠。

NIKE與喬山的創業者在很早的時候就看到未來市場的潛力,但他們都很有耐心地發展專業能力,並在利基市場建立專業地位,然後靜靜等待市場機會的來臨。一旦機會成熟,他們如出閘柙的猛虎,很快地贏得市場。

創業成功需要掌握市場機會,掌握市場機會需要具備專業能力,發展專業能力則需要創業者長期用心的投入。總之創業很少能夠憑藉一時僥倖而獲得重大成功,而掌握市場機會與發展專業能力,是大部份創業成功個案的根本原因。

ndsc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